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地域特色做成优势特色,是乐业县委、县政府促发展的总体方略。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县县域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全县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6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8.74亿元;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2258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75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028元提高到2008年的2394元。
资源优势是乐业招商引资的法宝。该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印制了60000多份招商项目册和旅游宣传画册,利用各种洽谈会、项目推介会和外出考察的机会进行推荐,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有机农业开发、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精选出100多个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进入项目库,并以项目促进工业化进程。按照“以特色建园区、以园区聚产业”的思路,乐业集中资金建设了什岩、雅长、百中三个工业集中区。步入工业集中区大门,只见到处机声隆隆,建筑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2008年,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80万元,征地640亩,引进永华超细粉体加工项目、恒森木业木材加工项目、年产5万吨结晶硅技等项目落户集中区。
走在乐业街头,新老街道宽敞明亮,两旁绿树依依春意宜人;景区风光奇美,鸟啼人喧,不由得让人感叹乐业美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乐业县加大城市和旅游基础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进城大道等4条县城城区主要街道建设工程,改造扩宽36条老街小巷;新建了罗妹广场和文化广场;地质公园博物馆、文化体育中心、龙角山公园、农贸市场、建材市场、汽车客运站、景华苑、乐天花园等一批重点市政项目投资建成;新建的金源国际大酒店、乐业饭店2家三星级酒店投入8亿多元;百色至乐业二级油路、大石围天坑群、布柳河仙人桥、火卖文化生态村等多个景点景区道路全部实现通柏油路。
以有机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是乐业县的重头戏。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效益产业,加快发展烤烟、桑蚕、中药材、油菜和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种草养牛、河边养鸭、林下养鸡、地头水柜以及库区养鱼等特色生态养殖,成为乐业县创建生态农业新思路。在核桃、板栗、八角三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已发展到40万亩的基础上,有机茶、有机稻、有机猕猴桃、有机蔬菜等现代农业有机产品的试种获得了极大成功,全县有机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有机水稻3000亩、有机茶叶2万亩、有机核桃2.5万亩。同时,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正在形成。目前,乐业县百里茶廊茶叶种植面积新增3.1万亩,百里水果观光产业带优质水果面积新增5772亩,百里库区水产养殖带生态网箱养鱼新增3000箱,有机茶园新增1000亩,优质水果园面积达到7000多亩,兰花主培园项目开始启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使全县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60%;主要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农副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也有较大地提高。
支农惠农,改善民生是乐业县一项矢志不渝的基本政策,多年辛劳已初显成效:兑现退耕还林工程款4944.8万元;发放粮食综合补贴1105.4万元,补贴农户8.52万户,直补面积21.5万亩;发放油价补贴82.7万元;发放水稻良种补贴772795.20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88万元,共补贴母猪17600头;发放农机补贴106.6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上一个台阶,共实施沼气池建设30033座,建地头水柜14216座,茅草房改造2340户。认真实施教育惠农工程,自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来,该县共有80834名学生免收教科书费,有101663名学生免收学杂费,资金达2074.3万元。落实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补助贫困大学生路费和其它补助经费19.8万元,受资助学生达132人。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全县共有4454户9364人享受低保政策,共发放低保金682.3万元。落实医疗救助制度,全县共实施医疗救助1550人,救助金额达77.46万元。扶贫攻坚成果显著:2000年至2008年通过采取“整村推进”、异地安置、对口帮扶等形式,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58万元,全县共解决贫困人口43960人,确保到2010年全县未解决温饱人口控制在1%以内,全县70%以上的农户生活走上小康水平,20%走上富裕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