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30日,合浦东园家酒厂今年实现东园家酒产量近2300吨,同比增长30.2%;但是,1-9月该厂的电费等耗能支出只有5万多元,同比减少18%。
产量大幅上升,耗能大幅下降,令人纳闷。东园家酒厂让人奇怪的事还有不少:酒厂“不务正业”养有1000多头牛,听起来真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今年7月,该厂还被自治区水产畜牧局授予“广西水产畜牧重点龙头企业”的牌号……所有这些新鲜事,其实都是该厂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出现的新现象。
治污:治出滚滚财源
东园家酒厂是由作坊式酒厂发展起来的一个民营企业。目前,该厂的酒产量已经由12年前年产几十吨,发展到现在3000多吨。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排放物也不断增加,东园家酒厂现在每天产出酒糟、下脚料40多吨,全年可达1.5万吨。如此多的排放物,如果没有处理过就排放到江河,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但是,记者在该厂看到的却是绿树环绕、空气清新的和谐“生态厂房”,看不到黑烟、闻不到臭味。
东园家酒厂排放物都到哪去了呢?记者沿着生产车间的排污管去追寻,最后发现这些排放物都流到了养着上千头牛的牛圈和几个大鱼塘里。“这是一个活的垃圾处理场。”东园家酒厂总经理黄柄权说,酒厂排放的酒糟、动植物药渣等都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以“过腹还田”,即通过大量养牛来消化,再利用牛粪种庄稼。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处理酒厂猪场、牛场、鸡场每天产生的100多吨各种粪便和污水,东园家酒厂又建起生态农业园区,利用粪便发展种植业,并在粪便和庄稼之间加了一道特殊的“生态增值阀”——沼气池。
如今,东园家酒厂不但建成了1800亩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还建有20多个115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这是全区最大的沼气池群,并建成了全区首个、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牛粪为主要原料的民营企业沼气发电项目。目前,该厂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一座0.5吨沼气锅炉和一台150千瓦功率的发电机组。
养牛每年可产牛肉、牛奶20万公斤以上;沼气池每天可生产沼气2000多立方米,如果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转,该厂的沼气发电机组每年可发电100多万千瓦时,提供价值70-90万元的电量,除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外,还可以向市场供电;利用沼气池的残渣来发展养牛所需的牧草和水果种植,每年可收获50万公斤左右的优质水果、蔬菜,增收数百万元。
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张英: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重要手段。东园家酒厂如果按常规的方法治理污染,一年费用至少要两三百万元,但是以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废物利用,不但实现了“零排放”的治污目标,而且产生了喜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养牛:养出典范模式
东园家酒厂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广西称得上是比较成熟和上了规模。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了产业链,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处理好。奶水牛养殖是东园家酒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是该厂循环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
养牛项目启动伊始,东园家酒厂就主动与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水产畜牧局以及广西大学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良种引进、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寻求技术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支持指导。他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建设养殖基地,牛栏内设有音响、灯光、清洗喷头等设施,建有相应的饲料储存和发酵仓库,配有国内较为先进的机械挤奶设备和碎草机以及卫生防疫设施。他们还依靠有关部门的技术支持,先后几次实施纯种胚胎移植和奶水牛克隆试验,其中纯种胚胎移植9对,9对成活,奶水牛克隆繁育试验20个胚胎,均取得了成功。
依靠科学技术,东园家酒厂成功地解决了奶水牛喂养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发展瓶颈。人们走进该企业的养牛场,会发现一个大池塘里堆满黑乎乎的东西,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那是污泥,其实那是东园企业的发酵池。通过一项操作简易的先进技术,果皮、果核、酒糟等“废料”就变成了牛的美食。用酒糟、果皮、果核养牛,1头牛每天只需几毛钱成本,却比普通喂养方式提高20%的产奶量,新增经济效益近20元。此外,东园家酒厂还着手奶产品深加工,生产奶业尖端产品——奶酪。据了解,目前4公斤鲜奶可以生产1公斤奶酪,每公斤鲜奶价格为8-10元,而每公斤奶酪在欧美市场可以卖到160-200元。
东园家酒厂养牛基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扩大了五六倍,共有标准化牛栏6幢;水牛、黄牛存栏量1100多头,其中水牛900多头,成为广西最大的民营奶水牛养殖场。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而产业化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在企业化的模式下,工业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才得以不断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东园家酒厂跨过奶水牛养殖门槛,就是靠科技的推动和企业化的标准养殖。
循环:奏响和谐乐章
东园家酒厂的循环经济,从开始的自发状态,到后来的自觉发展,把企业带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从2005年起,该厂在抓好酒生产的同时,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不断扩大肉牛、奶水牛的养殖,完善酒厂加工和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酿酒-养殖-沼气-种植”这样一条集约型、节约型的良性循环链。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东园家酒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品牌知名度高、规模位居广西同行前列的大型保健酒厂,现有净资产超3亿元,年均销售收入增长率达30%,先后通过保健食品GMP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同时,该厂还建立了一条外循环链。采取“酒厂+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把一些原料生产和加工的外延项目放到社会上,带动合浦县沙岗、曲樟、星岛湖等乡镇的农户发展秸秆养肉牛和奶水牛,目前已跟农民合同放养奶水牛150多头。
东园家酒厂通过推行生态种养,发展循环经济,不但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使农民从种田转为进厂,而且带动周边村民大搞种养,积极走上致富路。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东园家酒厂区周边乡里,之前一度出现的吸毒、贩毒、赌博、抢劫等现象已销声匿迹,如今变成了和谐、宁静的新农村。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蒋和生:东园家酒厂的循环经济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是工农和谐共进、城乡科学发展的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