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是广大科技特派员最大的心愿和工作出发点。在新一轮的扶贫工作中,玉林市科技特派员着重围绕“科技培训智力扶贫、示范带动产业扶贫、以强带弱贴心扶贫、成果转化强劲扶贫”精准发力,不断探索“接地气”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举科技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科技培训智力扶贫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科技特派员在开展扶贫活动中,结合当地实际给贫困户开处方、找良药,找出贫困的症结所在,不仅送生产物资、送技术,而且送脱贫致富金点子、好思路,切实加强智力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兴业县城隍镇白沙村山多地少,是有名的贫困村。该村邓永超、覃海洋、梁振维等人以前对养羊技术一窍不通,在特派员莫斌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后,觉得在当地发展养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发展养羊事业,现在存栏规模超过200只。
结合“进千村入万户我用科技富农家”活动为载体,127多名科技特派员骨干以及广西大学、广西畜牧兽医研究所、广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校10多名教授进行智力扶贫授课培训,教育引导农民改变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变送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示范带动产业扶贫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俗的话里包含着最朴素的道理,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借此树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发展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科技特派员通过抓好项目示范,因地制宜,选择贫困村特色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特派员唐伟天根据凤山镇峨嵋村山多田少适合发展中药材——橘红的特点,通过与农民算经济账,效益分析对比,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业主、老板积极性,该村的橘红种植面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峨嵋村橘红种植初具规模,通过峨嵋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橘红发展,成为博白县多种中药材中的后起之秀。在东平镇石角村站地屯的特派员宁丰南建立8公顷“桂红龙1号”火龙果示范基地和1公顷良种繁育基地,通过示范点的带动,累计带动该村及本县种植火龙果面积166.75公顷,帮助4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产业扶贫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当前,科技特派员通过示范引领,大力发展食用菌、百香果、紫玉淮山、火龙果、牛大力、橘红等特色产业推进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
以强带弱贴心扶贫
科技特派员常年累月奋战农村基层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经常与贫困群众沟通交流,深入调研后共同研究制定帮带计划,提出具体帮带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帮助贫困村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确定项目,并协调解决好活动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推动结对帮带工作,实行以强带弱、以一带百,先富帮后富,做到贴心扶贫。
特派员卢玉文充分利用所在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按“科研院所+专家+基地+农户”模式,帮助贫困村——容县石城村制定了发展食用菌种植计划,免费将6000棒菌种送给村民试种,并落实专人一对一进行帮扶。而特派员陈绍平本人就是当地一名企业家,他致富不忘记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按“养殖场+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运作,推广养鳖新技术、新品种,带动了周围250多户养殖黄沙鳖,新增产值200万元,受益养殖农户100户。
成果转化强劲扶贫
一个新品种试验推广获得成功,一种实用新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往往可以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喜悦,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特派员刘汉坤在容县松山镇沙田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前几年引种推广台湾珍珠番石榴,近年来给该村群众苗木带来数千万经济收入。为做好百香果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品牌效应,派驻容县六王镇古泉村的特派员高深,共申请多项百香果“益年红”商标和发明专利。同时科技特派员非常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探索和运用“科研+基地+农户”、“科研+企业(协会)+农户”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切实抓好水稻、百香果、沙田柚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为群众增添了更广阔的脱贫致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