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记者一行戴着安全帽,准备进入广西平果铝业分公司采访。记者 邓昶摄
“红色故土大美桂西广西网络行”采访团记者在平果铝业分公司尾矿砂精练分公司参观。记者 邓昶摄
记者在广西平果铝业分公司采访。记者 邓昶摄
百色5月28日讯(记者 谢琳琳 邓昶)1986年9月13日,小平同志作出了“广西平果铝要搞”的重要指示,催生了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项目—平果铝。目前,平果县98家企业之中有43家是涉铝企业,是平果县的支柱性产业。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平果县铝产业如何在困境之中探索突围?在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经济转型升级又有何举措?5月27日,第三届全国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来到广西百色市平果县,走访了代表性的铝产业企业,并对话广西平果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愿。
记者从采访中获悉,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其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平果铝业公司(俗称“平果铝”)。2002年中国铝业海外上市,平果铝一分为二,上市部分为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存续部分仍称平果铝,两公司实施由广西分公司一体化管理。
1991年5月7日平果铝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全面建成投产。经过22年的生产经营和扩产性改造,该公司已发展成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铝冶炼企业,总资产81.53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87.5万元,拥有年产铝土矿560万吨、氧化铝248万吨、电解铝15万吨、铁精矿33万吨、热电装机11.7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截至2014年12月,平果铝累计生产氧化铝 2212.57万吨,电解铝231.89万吨,实现工业产值765.61亿元,利润134.03亿元,上缴利税221.25亿元,上缴税费始终在广西排名前列,占平果县50%以上。
采访团记者在平果县广西方洲铝业有限公司采访,该企业生产的铝合金汽车轮毂主要出口到世界各大品牌汽车制造商,供高档车所用。记者 邓昶摄
铝合金轮毂经过最后的检测装箱即可出厂。记者 邓昶摄
5月27日,当记者们在广西方洲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洲铝)的车间看到工人将一个个崭新逞亮的轮毂进行打包,不少记者“调皮”地猜起汽车的品牌:“这好像福特的轮子”,“那个好像尼桑的……”原来,方洲铝主要生产铝合金棒、铸造铝合金锭等产品,为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等知名汽车品牌生产轮毂。目前已形成年产20万吨的生产规模,产品出口德国、日本等国家,国内远销广西区内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该公司投资6亿元、2014年8月份正式投产的年产100万件汽车铝轮毂项目,项目产品定位国际高端零售市场,主要市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东阿联酋、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项目达产后产值将达30亿元,预计2016年后公司总产值将达6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超6亿元。
这样一个不愁市场的企业,却曾经一度面临着停产的风险。起因是位于其产业链上游的中铝广西分公司,从2015年10月起电解铝产能全部停产。原来由中铝广西分公司通过管道直供铝水进行生产的“方洲铝”,一度需要到外面购买铝锭溶解成铝水,才能进行生产。这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甚至让企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铝合金轮毂经过多道打磨工序后从毛胚变成了成品,主要用于出口。记者 邓昶摄
车间外堆放的尼桑、宝马等车辆的轮毂毛胚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记者 邓昶摄
“‘方洲铝’遭遇的困难,是平果铝产业的缩影”。广西平果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自治区政府、平果县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三方努力之下,首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让企业得到需要的资金;其次,在降低原材料价格上面“做文章”,比如通过政府组织几家大企业进行集中采购,减少原料成本;再次,政府“出手”解决实际困难,为了天然气能对接西南管道,平果县委县政府曾经跑了两趟四川,为企业争取到天然气成本每立方降低1.38元,原来企业用气成本是每立方6块多,如今降低到4块多,替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铝产业毕竟是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而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平果为了避免重走“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衰”的老路,提前布局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黄志愿告诉记者:“平果县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已种植火龙果3.6万亩、葡萄2.5万亩,做到‘平果有果’;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平果大学城,已建成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培贤职业学院进行招生,三所学校已有15000余名学生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