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讯 (记者/谌贻照 通讯员/龚普康)银针穿梭、彩线飞舞、侗歌绕梁,一幅幅精美图案在绣娘的纤指律动间跃然锦上。10月29日,50余名侗族绣娘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村平溪屯的三江侗绣博物馆内竞秀绣技。自2013年1月启动民族制绣扶贫项目至今,该县已向欧美市场销售绣品4000余件,数百名侗族绣娘足不出户便可增收。这只是该县靶向施策、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三江紧抓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定法,实施“两茶一竹”(茶叶、茶油、毛竹)、种稻养鱼及乡村旅游等扶贫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552元飙升至2014年的6125元,年均增长13%,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七分陡山三分田,缺乏技术又缺钱,外出赚钱买油盐。”这是八江镇塘水村以前的生活写照。该村党支书莫仁富带领群众探寻脱贫新路子,以“一户一策”方式大力发展“两茶一鱼”产业,通过种茶、兴办茶厂及成立合作社等,引导村民户均种植茶叶近2亩,仅茶叶一项,户均年收入达9000余元,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该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37.2万元,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茶叶低改及管护6.7万亩,建10个茶叶加工厂,项目覆盖总户数2.13万户,促进三江茶叶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投入资金168万元,引进优质新品种“湘林系列”苗木28.5万株,完成优质油茶面积2256亩,完成油茶林低改管护3279亩。投入资金183万元,实施毛竹低改和设置项目贷款贴息,对毛竹种植户及龙头企业等精准帮扶。
2014年起,三江以整乡推进之势实施“3721”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推广稻田养鱼7万亩,打造“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品牌,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该县整合部门资金2965万元,发展新产业稻田养鱼3.02万亩,项目覆盖6920户,带动贫困农户直接受益1728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
三江以“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及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按“山山有茶、田田有鱼、村村有果”目标,发展民族风情和休闲旅游业,以点线面结合方式在全县200公里国道沿线规划建设茶园、果园、荷塘、油菜田等“五彩田园”,全力打造1个区级、2个市级和10个县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沿途村民巧脱“贫帽”。
今年5月,该县还采取“订单扶贫”方式,通过牵线搭桥,富禄乡高岩村等9个贫困村与柳州市的9家帮扶企业开展“结对一个贫困村,健康食材伴一生”活动,先后向柳州运送糯米、茶油、土豆、土鸡鸭等“土货”超1万公斤,经济价值达27.7万元,直接受益群众1.35万人,实现“村里人得脱贫、城里人获好货”的双赢目标,成为侗乡精准扶贫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