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09:01:17 广西日报

  百岁老人吴开周与其92岁的弟弟吴密周在一起。图为吴开周题写“长寿”。

  核心阅读

  研墨、摊纸、挥毫……很快,“长寿”两字跃然纸上,书写一气呵成,书法工整有力。1月12日,象州县中平镇梧桐村委灯盏村,今年104岁的寿星吴开周的“书法公开课”令人感叹不已。

  刚刚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的象州,全县总人口36万人,像吴开周这样的百岁老人有44人。2014年末,象州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5.8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万人,占17.21%,高出长寿之乡评审标准3.21个百分点,属于山地型中国长寿之乡。

  “象州是一个生态优良、美丽宜居的好地方,也是2016年全国认证的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说,人的长寿与他所处的环境十分相关。在所有的长寿地区,地理环境里都富含硒元素。象州人的长寿得益于大瑶山和丰富的养生泉水资源,“特别是象州同时拥有富硒温泉和凉泉,可谓‘两泉齐美’,在‘中国长寿之乡’里是第一个。”

  这两天,记者踏访这个新晋“长寿之乡”的“千年古郡”“中国泉都”发现,象州主要有生态良好、泉水独特、土壤富硒、民生改善、敬老成风等五大“长寿密码”。

  1 生态之乡享长寿

  地处大瑶山西麓的象州既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被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东方三圣人”之一的六祖慧能的隐修地之一,也是清代著名教育家、“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当代漫画大师、著名美术活动家廖冰兄的故乡,千峰竞秀,河流纵横,鸟语花香,人勤寿高。

  虽然已过小寒,但行走在象州农村,到处可见青山如黛、溪流潺潺、温汤淙淙,木楼青瓦间飘出袅袅炊烟,逶迤连绵的青山里,是一畦畦生长茂盛的碧绿桑叶,山风吹来便是阵阵清香。

  “作为长寿之乡,象州的生态资源优势均十分突出。”县长陈代军说,近年来,该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25%、城镇绿地面积达94万平方米、平均人均绿地面积达10.65平方米,排在全区前列。

  2015年,象州县全面启动了“美丽象州·生态乡村”建设,在“清洁乡村”的基础上具备建设生态乡村条件的有178个,实施乡村各类项目总计133个,完成乡村建设项目127个,完成投资达1.81亿元,有力推进了生态建设。

  “‘中国长寿之乡’要‘长寿’,关键就要做到‘三个好’。” 陈代军表示,一要宣传好象州唯一拥有温泉与凉泉等长寿“金字招牌”,让更多的人关注象州、热爱象州、投资象州、建设象州。二要保护好长寿之乡生态环境,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想方设法让山更青、水更绿、人民更长寿。三是发挥好,把象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出自己的产业,最终把品牌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把长寿产业作为象州调整经济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战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2 “中国泉都”添福寿

  “温汤泉,在阳寿县东二十里,洞出,武志皆作龙泉水,单里峒心石穴,水常热,可以熟物。”早在宋代,《舆地纪胜》就记载了象州温泉(注:象州曾叫武熙县、阳寿县)。

  据统计,目前象州共有可测流量的泉眼260多处,日探涌流量为6.8万立方米。不论是山泉水还是地下涌泉水,象州泉水在体量、组合度、清洁度、温度和环境等因素均独具特色,与发源于大瑶山等山岭的35条水质优良的山泉溪流构成了一幅“长寿地图”。

  2012年,象州被中国生态学会授予“中国泉都”称号。象州温泉水温在73-79℃之间,闷头凉泉属低温温泉,水温常年保持22℃左右,富含锶、偏硅酸、硒等2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泡可饮。

  历代文人墨客题诗留赋、咏唱温泉奇异景观的佳作颇多,著名的有刘志英《热水泉》、刘元春《象州沸泉志》、郑小谷《濮泉》和《热水铭》等,其中郑小谷《濮泉》的“温泉世习见,沸井吾未尝”,《热水铭》的“浴可去疾,浸可烹鲜”以及刘元春《象州沸泉志》一文有当地群众将温泉水“汲归沐浴,能愈疥癞”的记载,都足以说明象州温泉世之罕见及其疗效之独特。

  目前,象州温泉景区内已建成象州温泉源头景区、象州温泉大酒店、知春湖宾馆以及4A级的古象温泉度假村等旅游景区和宾馆,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疗养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成为象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象州居民古往今来,不分寒暑、日夜,枕石漱流,络绎不绝。寺村镇长禄村的百岁老人黄兰芬很喜欢泡泉养生。她说,年轻时干活累了就和丈夫去泡一泡,很快就消除疲乏,神清气爽。“有时头疼脑热,泡泡温泉就好了,根本不用吃药。”

  3 土壤富硒育长寿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经有关部门检测,长寿之乡均为有硒地区,百岁老人的密度与土地和食物的硒含量密切相关。

  2015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检测象州县14个土壤样品,结果土壤样品最高含硒量为1.81毫克/公斤,最低含硒量为0.28毫克/公斤,平均含硒量为0.752毫克/公斤,是土壤富硒标准的1.88倍,而且土壤硒含量高的地方多为百岁老人密度较高的地方。如百岁夫妻韦文彬和黄兰芬夫妻俩的生活地——寺村镇林塘村委长禄村土壤中的硒含量达1.14毫克/公斤。

  “象州主要农产品属于富硒之列。”象州县政府调研员覃淑芬介绍说,据有关机构抽样分析,发现在富硒地区产出的桑果、稻米、红薯、玉米、花生、辣椒、罗汉果等农林产品中硒的含量相当高,是天然的富硒农林产品。其中,桑果对血糖过低、心肌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可防治呼吸道和消化不良症,有抗衰老功效,被誉为“天然富硒水果皇后”“世纪的最佳保健食品”。象州主要农产品稻米、桑果、红薯、玉米、花生、辣椒等属于富硒之列。

  4 民生改善促长寿

  进入象州,在307省道右边山脚下,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很多人都对这里的宜居环境羡慕不已。

  这既是列入象州县重点惠民工程之一的民政园区,也是当前全区最大的养老基地,基本建成的一期设计床位1000张,二期按“医、养、康”三位一体定位,以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管理。

  据象州县发改局局长覃汉超介绍,近年来,象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特别是出台《优待老人试行办法》《居民基本养老暂行办法》等,对该县的五保老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优待政策,每位百岁老人都可以从县民政局领到政府发给每月300元以上的生活补助,并对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90元的生活补助。特别是2014年以来,象州争取到老年事业项目达38个,累计投资2980万元。其中民政园区内新建的联合五保村、中心敬老院、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已竣工;投资657万元的老年活动中心、光荣院、联合五保村综合楼和投资210万元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125万元的福利中心老年养护楼(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和投资350万元的老年公寓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基本形成惠及广大老年人的民政服务网络,夏秋天吸引南方的老人来泡凉泉,冬春天吸引北方的老人来泡温泉。

  5 爱老敬老乐长寿

  “我们村连续10年举办重阳敬老节活动。”象州县马坪镇木堂村75岁的廖炳道老人自豪地说,2005年至今,每逢重阳,全村在外工作的人都会赶回来,摆百家宴,举办山歌会,给老人发红包,为老人送祝福。

  象州县积极为老年人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的良好环境,爱老敬老蔚然成风,同时深入总结、全面宣传独具特色的长寿养生文化,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长寿之乡名片是象州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对象州自身价值的一次重大提升,将进一步增强百姓的幸福指数。”象州县委书记龙秀说,该县将依托象州温泉、凉泉旅游资源,重点突出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房地产开发、医疗健康管理、养生文化教育、生态养生农业、养生用品制造等“六大产业”,努力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的生态休闲养老基地。

  保护长寿之乡生态是根本

  ■来宾微评

  夏 洛

  据统计,目前,中国老年学会总共公布了73个“中国长寿之乡”,其中广西25个,占34.2%,数量居全国首位。

  优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更重要的是因远离都市喧嚣而保持着清洁的水源、纯净的空气,这是长寿之乡普遍存在的共性。

  不过,在旅游经济不断升温的当下,随着“长寿之乡”这块极具诱惑力的“金字招牌”的落户,难以避免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过来探访、游玩,甚至选择在景色宜人之处长久定居。

  这往往给当地带来开发压力、环境压力、社会压力,甚至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建设混乱、环境污染,有一些长寿之乡已被悄悄改变了模样,这无疑对其他长寿之乡有着现实的警示意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发展长寿经济的根本之道在于从法制、机制上保护生态环境“长寿”。同时,出台政策优待老人,大力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政养老园区,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长寿者的生活不被搅扰,从而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象州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擦亮长寿之乡“金字招牌”的关键所在。

编辑:spring  作者:罗 侠 通讯员 龚 坚 文/图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