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位于中国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点。属珠江水系的黔江绕城而过,上接柳江、红水河,下与西江交汇直通珠江三角洲,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依托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战略发展机遇,武宣县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提出“打造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以港兴运、以运促业、以业兴城’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西江经济带建设”,将临港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武宣三大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3.0:38.4:8.6调整为2015年的23.8:48.8:27.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1.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亿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则由2010年的4.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3亿元,年均增长9.9%。
修“外功”加速港口建设
区位优势催生了武宣港口码头产业的蓬勃发展,借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不断完善港口码头航道基础设施。目前,该县有货运码头12个,泊位24个,是桂中地区唯一具备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区。
“港口”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去年以来,武宣拟订《武宣县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一期工程、二塘樟村作业区建设。二塘樟村物流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新码头规划建设3000吨级通用泊位6个,设计吞吐能力350万吨,而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占地545亩,占用岸线580米,项目新建6个3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356万吨。
该县还加强其他港口的规范运作。目前,该县有货运码头21个、泊位44个,有中远、中海和中外运等国字号大型物流、水运企业9家,运输船舶拥有量为112艘,其中省际运输船舶109艘,占全市的55%;水运企业10家,占全市的72%。去年新增运力4艘,8376载重吨,运输船舶总数达到132艘,总运力达17.07万载重吨。临港产业的崛起将成为该县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练“内功”促进工业崛起
“武宣是桂中地区连接粤、港、澳等地的‘黄金水道’,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将武宣打造成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还需要苦练‘内功’。”该县县长高贤斌说,一要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物流业的基础;二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为促进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武宣县围绕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物流业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建设机制,打造沿江两岸产业群,切实打造武宣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机构完整、发展潜力大的现代工业园区。
按照“工业强县”的战略部署,该县坚持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举,制订《2015年工业大会战实施方案》,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行、市场销售、用工、资金、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困难。
随着武宣县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政府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该县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7.6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8.50亿元,年均增长16.8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港产融合再造“新武宣”
“十二五”以来,该县切实加强农业、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同时,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6826元增加到2015年26338元,年均增长9.3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462元增加到2015年的8258元,年均增长13.10%。
去年,武宣又将发展定位为“打造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内河港口城市、交通枢纽节点和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以特色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以休闲农业、水利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强县,宜居宜业宜游的“绿水仙城”。以“再造一个新武宣”的魄力,把武宣建设成为来宾乃至柳州、贵港副中心城市的“三副”城市定位,强力推进建设“一号工程”——城东新区。规划总面积约8.0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6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可容纳10.8万人。
新区建成后,将集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综合居住功能于一体,仙湖生态公园和七星河滨水景观与周边区域配合,充分展示武宣县城新貌及特色山水文化,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综合功能新区。(陈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