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记者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懂甲村甲灶二组再访兰金照,他正忙得不可开交:新房子还有些收尾工作,养了59只羊、4头猪,种了6亩多百香果。
去年记者采访过他,一家四口住在竹篾围成的房子里,地面有几个泥潭,小女儿围火炉爬了一圈,衣服沾满泥巴。问如何脱贫,他说不出个门道。一家爱心企业送了他40只羊,养了数月,没下一个羊崽,反而被狗咬死了3只。有人取笑他:“不会是老表来了,狗就咬羊吧?(意为杀羊招待亲友了。)”他尴尬一笑。
不到一年时间,变化怎么这么大?兰金照说:“以前是不想干活,觉得多少年来都这样过。现在想过得更好。”
南丹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在白裤瑶聚居区,而懂甲自然环境恶劣,是其中最穷、脱贫任务最重的村。全村378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93户256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7.7%。2014-2016年退出154户,2017年预脱贫440户。县委书记把懂甲作为联系点,集中优势力量攻坚。
这里之所以发展滞后,除了自然环境恶劣、历史欠账多外,群众的志气提不起来也是重要原因:好酒,容易满足,男子沉溺于逗鸟、打陀螺等。记者在蹲点期间,时常看到一些群众醉卧路边。
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南丹向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派驻17个工作分队,涉及46个单位,工作队员210名。鼓劲加油、提升志气成为切入点,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和村民促膝长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任县委书记到了我家很多次,我再不努力都没脸见人了。”兰金照的志气终于被激发了,他开始苦学养羊技术,选点起新房,将玉米地改种百香果。
付出就有收获。羊再也没有意外死亡,而且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年底就可以出栏,百香果年内也会有收成。兰金照说:“产业干起来了,今年脱贫没问题!”
“我要脱贫!”懂甲群众的志气慢慢提了起来。甲灶二组的兰老土几年前意外断了一条腿,落下四级残疾,一度意志消沉。去年,他放下鸟笼,养了2头牛、4头猪,还动员女儿到广东打工。化桥屯的何金华,利用危房改造3万元补助资金,从山里搬到大路边建起新房,为了省钱,夫妻俩没日没夜自己干。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懂甲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产业是大难题。但志气一起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利用水利部门的资金,懂甲群众造出100多亩梯田来。在粘膏湾,50余亩梯田分近百块,布满山弄,从高处俯瞰,甚是壮观。
更可喜的是,村民逐渐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在新建的梯田里种上百香果。目前,已经种下180多亩,受益群众80户,其中贫困户50户。
以土地入股的群众,每亩土地每年可得300元;净利润按4∶3∶3比例分配,即40%分配给合作社成员,3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用于管理人员工作经费及后期发展经费。驻村第一书记冯世晅说:“百香果产业是在石头缝里抠出来的,今年就有收成,预计亩产600公斤左右。”
除了百香果,2017年懂甲村有26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养殖瑶鸡2500多只、黑猪400多头、牛220头,“造血”功能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