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09:25:06 广西日报

  入夏以来,马山县降雨较往年同期偏少,6月20日县气象技术员到古朗屯金银花种植基地调查了解金银花受影响情况。赵文娟/摄

  ■核心提示

  “气象大喇叭,服务送到家。今天白天晴,气温……”每天上午9时,气象播报准时在南宁市马山县75个贫困村上空响起。

  马山县积极开展全国气象扶贫示范县和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简称“两个示范”)建设,为全县扶贫产业发展编织起了一张精准服务的气象大网,助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喜人变化。

  1“数据+”:构建全方位智能预报系统

  眼下,正是火龙果生长旺盛季节,马山县乔利乡盛世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3000亩火龙果种植大棚里,生机勃勃。

  记者见到,在合作社的水肥一体化调控室内,气象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化系统上。依据气温和空气湿度,监控探头显示537号大棚土壤湿度。调控员在操作机上配备好水肥,手指一按,闸门打开,水肥顺着管道抵达537号大棚。

  据了解,2017年,在南宁市政府和气象部门的支持下,乔利乡盛世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这个拥有精确气象监控和水肥一体化浇灌的系统。

  “我们投资150万元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以前没有精确及时的气象服务数据,这个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实现真正的价值。”合作社负责人蒙有胜说,依靠气象部门精确的预报预警信息,“现在,农业种植不再听天由命。”

  据他介绍,依靠气象部门精确的预报预警信息,合作社的种植效益不断增长。从2014年向入股村民发放工钱80万元,到2017年的150万元,每个贫困户每年增加收入达6000元左右。如今,乔利乡乔利社区已经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现了整村脱贫。

  该县气象部门负责人说,为扶贫产业发展谋划“好天气”,马山气象扶贫的顶层设计早已迈出了步子。2016年3月,“两个示范”创建写入《中国气象局与南宁市政府会谈纪要》;同年7月,县政府出台《气象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工作方案》。随后,自治区气象局、南宁市气象局和县政府三方会谈,重点推进马山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气象服务、创建马山“智慧气象”科技扶贫、加强人影作业能力建设、生态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全力打造气象行业资源参与扶贫工作的“马山模式”。

  与此同时,广西气象部门积极完善覆盖重点贫困村屯的气象监测系统和壮汉双语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新建精细化到乡镇的影视天气预报节目,建设马山县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在全县11个贫困村搭建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平台,逐步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的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指挥发布支撑体系。

  “利用‘数据+’构建的全方位智能预报系统,实现了‘扶贫的脚步走到哪儿’,全方位智能预报系统就覆盖到哪儿。”该县气象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2“服务+”:延展个性化信息发布链条

  马山县东部地区为大石山区,难以发展大规模种植。但在石头缝里,却生长着药用价值很高的山地金银花。

  于是,金银花成了山里人的宝。古寨瑶族乡金银花公园,是广西乡村游的热门景点。一年一度举办的金银花节,更是带动了当地金银花产业的大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3月第一声春雷刚过,古朗屯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国臣就赶着向村里气象信息员询问天气情况。“什么时间举办金银花节得依据气象条件判断花期。”往年金银花节都在4月末举行。但今年3月天气暖,花开得比往年早。“如果雨水来得快,就要早筹备早点办,让旅客来的时候花开得刚刚好,买干花的人才多。”潘国臣说。根据天气情况,古寨瑶族乡金银花节提早在3月举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围绕马山县“旅游脱贫”“生态脱贫”举措,区、市、县气象部门加强协作,不断延展个性化气象服务。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农业种植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农业物候信息库,研制农业保险气象指数;建设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点和岩溶石漠化生态气象自动观测站,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服务能力。

  据介绍,作为服务最前端,马山县气象局构建基于互联网PC端+移动端的“智慧型”服务平台,应用“平台+产品+信息员”的立体服务模式,及时将为农服务信息、旅游气象服务信息、突发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农业种植区划等多种信息,通过预警大喇叭、气象信息员、公众微信推送给农户和产业带头人,确保为农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今,打开“马山气象”微信公众号的“精准农技”栏目,用户可以自主定制关注金银花、火龙果、秋玉米、砂糖橘和甘蔗等农作物种类,公众号会根据定制推送精准服务产品,包括天气预报及详细的农事建议。

  从乔利乡果蔬种植户蒙有胜说“农业种植不再听天由命”,到古寨瑶族乡筹办金银花节需要“等一个好天气”……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广西气象部门在马山县精心织就。覆盖75个贫困村的服务网,正在持续为产业扶贫提供气象保障。

编辑:芝洲莫鱼  作者:记者周映 通讯员黄姿娜 谢辅勤 谢宗圣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