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16:11:46 来宾日报

  9月25日,武宣县东乡镇木棉村合意花厂“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机器有序运转,几十名当地务工村民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制作冲布、上色、定型、加工成花。“正常上班工作,每个月都可拿到2500元至3500元的工资,包中餐,每天还有2元的车费补贴,月出勤满28天以上的,还有150元至200元的全勤奖,做满3个月以上,厂里还帮购买保险。”该厂老板曾繁斌向笔者介绍说,厂房有3000多平方米,是用自家的庭院建成的,目前厂里面有工人96人,其中有13人是贫困户。

  政府扶持创建 培育带富龙头

  “像合意花厂这样的‘扶贫车间’,在全县建有19家,涉及手工加工、电子原件加工、种植业和特色养殖等产业,已带动就业人数1159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169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刚介绍说,“扶贫车间”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签订劳务协议或承揽合同,在1年内累计工作不少于6个月、给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不低于6000元劳动报酬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同时从县本级财政支付资金,为乡镇“扶贫车间”在本年度内吸纳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180元/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据悉,今年以来,武宣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思路,把“扶贫车间”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凝聚政府、市场、企业、群众多方合力,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城进村,出台“扶贫车间”建设工作方案,落实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培育乡镇企业、合作社,在各乡镇、村屯创建“扶贫车间”,把贫困村资源潜力转变成发展能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既解决企业工业用地用工矛盾,又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工资收入带动致富脱贫。

  部门跟进服务 形成推进合力

  “预备,哔……”随着哨声响起,员工们立马娴熟地操作机器,车间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大家围成一团,互相加油鼓劲。这是8月县总工会在二塘镇明强电子厂“扶贫车间”内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的场景。“我们不但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还加入了工会,参加活动可以拿奖,夏天还收到清凉饮料,真是太好了。”来自光山村的覃泽凤说。

  据了解,决定开展“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后,该县迅速形成以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人社、扶贫、财政、住建、经贸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县劳动就业部门跟进引导企业,开办培训班,把生产车间和培训讲堂延伸到贫困村,提高贫困村民劳动技能。县总工会主动跟进在企业建立工作组织,把贫困户、农民工、分散就业人员等聚集到工会中来,通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激发贫困人员多劳多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有效利用资源 助农增收致富

  “之前我一直想着怎样才能脱贫,现在看到希望了,我7月份得了2600元工资,8月份得了2500元。”在合意花厂,手脚并不灵便的残疾人朱新科一边做工一边对笔者说。据悉,朱新科来自东乡镇王年村委水口村,家里有一个两岁的小孩,其爱人也是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之前因为残疾,朱新科无法外出务工,家里基本没有收入,仅靠政府的低保金生活。今年4月,经朋友介绍,朱新科到厂里务工,每个月可以领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家里田地比较少,不外出务工,收入难有增加,脱贫就没有希望。出去打工,家里的田地就没有人打理,老人也没人照顾。”此前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二塘镇大琳村村民梁英杰。如今她进到镇里的明强电子厂“扶贫车间”上班,周末或假期的时候还可以帮忙做点农活,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梁英杰家里只有一亩多山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改变贫困生活,梁英杰和丈夫前几年在广东一个电子厂打工,但除去租房和生活开支,每个月工资剩余不多,而且在外漂泊务工,也没有条件生育小孩。“去年回来后,我们除了种植8亩甘蔗和5亩李子,还在‘扶贫车间’务工,每个月都有2500块钱左右的收入,预计今年底就可以脱贫,我们也准备生小孩了。”梁英杰说。

  “扶贫车间”不仅给贫困户带来变化、希望,还让企业、村集体得到实惠。据悉,在创建的过程中,该县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民房、仓库创建厂房。“这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还降低了成本。我们厂现在租用的500多平方米的厂房,每年只需1万元租金,仅这一项就可节约10多万元。”明强电子厂负责人覃振红说,厂里现在正常有90人打卡上班,有部分村民还领货回家里做,上个月厂里仅发工资就花了30多万元,下一步还要把厂房再扩大,争取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编辑:芝洲莫鱼  作者: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