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12:10:38 广西日报

工人在编织工艺品。 记者 闭初健/摄

  精致的芒编工艺品让人眼前一亮。 记者 闭初健/摄

  黄玲珍是博白县顿谷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她的手上,普通的竹、木、芒、草等,变成篓、筐、篮、盆等生活用品和模仿鸡、鸭、兔等形象的工艺品。

  博白县编织工艺品产业一直以来享誉盛名。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当地已把芒编产业扩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由当初的芒编发展到现在以芒、草、藤、麻、叶等绿色环保植物资源为主的5万多个品种,产品融艺术性、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A5万多种编织品畅销海内外

  走进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芒编产品展示厅,3万多件展品让人感受到编织工艺产品不一样的世界。

  “芒编产品最大的优点是绿色环保,防虫、防霉,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宾馆酒店等场所。”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承振介绍,该公司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原以家庭作坊式编织自给自足生活用品,以及动物形象制作玩具为主,后来通过创办乡镇企业,编织品逐渐进入市场。

  这个行业对许多博白人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该县的编织业首先是从芒草编织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就将漫山遍野的芒草“变废为宝”,织成芒制品打开山门,闯出国门。

  该县编织工艺品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编织工艺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现有编织企业386家,主要分布在博白镇、顿谷镇、江宁镇、那林镇、永安镇、水鸣镇、东平镇等10多个乡镇。

  博白编织工艺品融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体,形成居装饰日用品、办公装饰用品、酒店装饰用品、旅游用品、节日包装用品等10大系列5万多个品种,成为国内外客商的抢手货,多年来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该县编织工艺产业实现产值23.6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96%,直接出口2200万美元,编织产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B“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助贫困户脱贫

  居住在顿谷镇的庞秀琴曾是一名贫困户,每个月从在该镇一家编织厂领原材料回家搞编织后,收入逐渐提高。

  “我年轻时就学会了编织,靠着这门手艺,现在每月可以挣到2000多元,平时再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去年我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庞秀琴说。

  目前,在博白县像庞秀琴这样从事编织工艺品生产的人员达15多万名,农忙时下田耕种,农闲时就进厂做工或领原材料回家搞编织。

  随着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该县编织工艺产业已经由过去编织工艺单一的供货形式发展为供货、来料加工、自营出口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模式,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成为编织工艺品产、供、销的集散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编织工艺产业形成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企业集群,企业经营涵盖了工艺品生产、辅助加工、市场服务、物流运输等各个领域,吸纳、扩大农民就业,特别是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已成为产业扶贫的“先行军”。

  博白县东美工艺品公司的多数员工是农户,很多人是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务农收入较少,依靠编织工艺品提高收入。

  该公司与农户合作,将编织材料送到农户家中,让农户按照公司的设计样板进行手工编织,再将编织品收回厂房进行加工和包装。这样一来,农户既可以在家里工作,又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至今,已有2000多户农户加入到这个团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C创新研发助力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成本增加、创新力度不够、国际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编织工艺品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如何突破瓶颈,使产业持续发展,莫承振有着自己的规划。“公司的产品不仅面向国际市场,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将芒竹编发展纳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全面对编织产品的研发、编织技法、设计视觉效果、防腐技术等进行改造提升。”莫承振说。

  同时,致力于寻找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点,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工艺,在规范编织行业发展和创新上下工夫,力求编织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为加快编织业的持续发展,该县正不断引进技术,组建玉林市编织工艺产业科技研发中心,以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编织工艺科技创新体系,为加速编织工艺品企业和行业的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提升编织工艺品产业的技术水平。

  博白县编织产品90%都是出口,在巩固和发展国外市场的同时,该县引导企业围绕国内市场,理顺生产配置、市场资源、流通渠道的依存关系,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做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发展和协调利用。

  博白县顿谷镇编织工艺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这些芒竹编织品因外形精美,造型灵动而闻名海内外。为此,该县将把顿谷镇打造成芒编特色小镇,围绕特色小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生态、文化、旅游、设施等要素融合发展,使特色小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作者:记者闭初健 通讯员骆泓铭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