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13:52:35 广西县域经济网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右江下游两岸,是世界野生稻的最早驯化地和栽培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具有现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稻类遗存遗址--娅怀洞遗址,也是世界“那文化”圈中大石铲祭祀遗址最密集的地区。隆安县依托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农业+文旅”“‘那’文化+文旅”“红色文化+文旅”等方式,以点连线打造示范典型,迈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隆安县万亩火龙果灯海 。农彬 摄

  依托生态农业  创造文旅融合新形态

  隆安县坚持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强化“桂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530个连片特色水果基地,投资超2亿元建设水果加工示范基地,“绿水江”香蕉、“伊蜜”火龙果等入选广西农产品品牌,27家企业获得火龙果绿色食品认证,“隆安香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隆安县金穗生态园以“乡村旅游 + 三产融合”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对园区及周边区域开展农文旅综合开发,打造全国首家以香蕉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品牌,创新开发了万亩火龙果灯光游、亲子互动拓展基地、自行车骑游绿道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2024年,金穗生态园所在地那桐镇定江村入选“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金穗产业融合 发展休闲旅游》案例入选2024年广西休闲农业行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2024年,金穗生态园累计接待游客约22.5万人次,旅游消费约2700万元。

2024年隆安县“那”文化旅游节现场“非遗”稻草龙表演 。邓国华 摄

  依托“那”文化  激活乡村文旅新活力

  近年来,隆安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一园(区)一城一基地”,充分挖掘隆安“那”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2012年以来,每年组织举办“那”文化旅游节暨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那”文化旅游进商圈、文旅集市等活动,以“演艺+旅游+商业”的方式,激活文旅市场活力。2024年,那桐镇、布泉乡龙会村、雁江镇红良村、乔建镇博浪村获评第二批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那’山‘那’水,畅游隆安”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广西旅游100条精品线路》,在“十条最具网络人气旅游线路”中位居首位。2024年,隆安县累计接待游客约347.4万人次,拉动旅游消费约30.29亿元。

讲解员为游客介绍“中共隆安特支”成立时的情景 。程玉珠 摄

  依托“红色资源”    开拓乡村文旅新板块

  隆安县蕴藏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革命遗址遗迹26处。其中,“中共隆安县特别支部委员成立会址”是研究马列主义在隆安的初步传播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党领导下隆安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的重要遗存,具有革命文史研究价值。其所在地屏山乡团结村岜官屯毗邻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更望湖两处景点。隆安县坚持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双轮驱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古迹等文旅资源,累计投入粤桂帮扶资金503万重新修缮“中共隆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旧址”,逐步打造成为乡村红色旅游基地,现已成为隆安县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宣传教育基地,吸引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团参观学习,累计接待游客233批3525人次,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初显成效。

编辑:庞春妮  作者:张志军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