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2 11:29:37 钦州日报

     近年来,钦北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反租倒包、委托转包、土地互换、租赁、季节性流转等方式,不断建立服务平台,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经济活力倍增。截至目前,该区土地流转面积达1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 %以上。

因地制宜叩开富门

    毒辣辣的太阳晒在头上,黄豆般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滚落,黄有宝却全然不顾这些,继续一门心思扑在地头,松土除草,整枝摘叶,忙得不可开交……想着明天又有一批辣椒、西红柿拿到市场售卖,他的心头有说不出的甜。

    黄有宝是钦北区那蒙镇平福蔬菜基地的农民,今年初开始用自家土地尝试种植辣椒,4月底开始地里的辣椒喜获丰收,亩产收入比以前种粮增长三倍。“每亩挣个五六千元感觉好像也不累,如果忙得过来,还想再去租一点土地来种种,比以前种粮好多了。”黄有宝笑着说。

    眼下,钦北区像黄有宝这种调整种植结构,破解难题叩开致富之门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钦北区是传统的农业区,耕地面积约33万余亩,常年坡地面积约7.5万亩。在发展“三农”工作中,该区抓住国家政策的调整,发动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狠抓土地流转,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和效益,调整种养结构,较好地解决“有田无人种,有钱无人开发”的矛盾,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促使传统农业朝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该区因地制宜,采取反租倒包、委托转包、土地互换、租赁、季节性流转等方式,共流转土地面积10余万亩,重点发展甘蔗、蔬菜和其它效益高的农作物。

科技能力不断增强

    “政府很关心我们,现在又让我们从专家那里学到了一套新技术,我们对今年甘蔗的增收更有信心了!”日前,在该区青塘镇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会上,该镇新胜村村民林梅一边看着化肥样品,一边乐呵呵地说。

    当前,农村最缺乏的就是准确的市场信息及科学的技术培训,一些农民还是靠滞后的信息及技术来指导种养生产。为改变现状,钦北区在积极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织牢科技服务和销售网络,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价格变动等方面的信息的同时,还重在对镇农技干部开展培训,积极利用原有的大寺、小董培训基地和农广校教育培训等形式,大力推进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大规模、大范围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民素质的提升。目前,该区各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化程度较高,良种良法相配套、提高综合效益,水稻良种率达95%,全区种植超级稻2.8万亩,其中示范点连片种植面积达300亩;玉米良种率91.4%,甘蔗良种率是99%,黄瓜、木薯、蓖麻等作物的种植良种化程度也很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的贡献率达40%以上。

“甜蜜之歌”越唱越甜

    “区里经常组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我们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增加收入。”该区平吉镇广平村甘蔗种植大户林高业介绍,今年他共种植甘蔗110多亩,预计总产量有600多吨,甘蔗种植收入有10万元。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中,钦北区结合实际,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甘蔗生产,把甘蔗产业作为实现全区财税增长的翻身仗来抓,把发展甘蔗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此促进该区农业规模化生产,推进该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了推进甘蔗生产跨越式发展,该区规定凡是用旱田改种甘蔗的,每亩由糖厂奖励70元、给50公斤肥料,并在机耕、蔗种和肥料等方面优先安排和供应,解决农民种蔗资金紧缺和贷款难的问题。积极引导该区两家制糖企业向农民提供贴息贷款,按每亩500至800元的标准向蔗农提供贴息贷款,在还贷期限内全部贷款利息由制糖企业承担;制糖企业补给农户每亩20元机械开垦费和每吨15元良种运输费。各镇农村信用社也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甘蔗生产的要求,大开贷款绿灯,全方位服务蔗农,支持蔗农走“信用社+公司+农户+服务”的科学发展甘蔗模式,促使该区农民掀起甘蔗种植热潮。

编辑:丹子  作者: 陈 静 通讯员 符 斌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