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08:26:08 新华网广西频道

  在广西灵山县十里工业园区,每天早晚都会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早晨,数千人从各个乡村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朝工业园区涌去;傍晚,一支支骑行队伍又从工业园区向各乡村分散开来。近年来,拥有160万人口的灵山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数万名外出务工人员摇身一变,成为在家门口就业的“上班族”。

  钦州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共有110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之前在广东打工的回流劳动力。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琪说:“要看一个工厂的职工是否来自本地,看工厂的车棚就知道了,我们厂的几个大车棚一到上班时间就挤得满满当当。”

  灵山县是广西排名第三的人口大县。灵山县县长苏英权介绍,以前,一些人提到灵山就想到三个字:农、大、欠。“农”是指灵山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大”是指灵山人力资源丰富;“欠”则是指灵山经济欠发达。他说:“灵山每年都有40多万人外出务工,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地方经济却发展不起来。”

  2010年12月,灵山县启动“凤还巢促三业”工程,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和创业。短短两年时间,灵山县在本地企业务工人数已达5万多人,其中3万多人为曾到外地打工的回流人员。

  在灵山县桂合丝业有限公司,记者采访了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的蒙文清。今年21岁的她是土生土长的灵山人,前些年曾去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去年6月回到灵山,成为这家丝绸原料生产企业的抽丝工人。

  “现在每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和广东打工收入差不多。但在外地打工各项开销大,一年攒不了几个钱。”蒙文清说,“现在上班骑车只需10分钟,还能每天回家陪父母,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

  为提高返乡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灵山县根据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当地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多种形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近年来,灵山县共开展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返乡劳工10多万人次。

  截至2012年10月,灵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7家,其中亿元企业20家,已形成食品加工、电子、纺织、制糖、制衣制鞋等特色产业体系,直接带动农户近10万户,农户年均收入达16000多元。

  “灵山强大的劳动力资源支撑县域工业发展,县域工业发展又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形成了良性循环。”苏英权说,政府鼓励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既帮助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圆故  作者:孙志平、熊红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