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1 09:30:00 广西日报

  一床被子、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和几件洗漱用具,横县县委组织部干部谢新吴去年11月带着铺盖走进六景镇仁和村时,当地群众好奇者有之,更多的是不相信他能带来好项目。

  短短4个月过去,仁和村实行了土地流转,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和发展休闲旅游为主的水果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看到致富的前景,仁和村的村民原先的怀疑,变成了感激:“原来地还可以这么种。”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变代管包干为自管自干……”横县目前大力推行的“干部植根群众工作法”,不仅破解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棘手难题,还搭建了和谐的干群关系,架起了干群的连心桥。

  感情上贴近

  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

  横县百合镇芦塘村,因山塘权属问题导致两个自然屯群众产生矛盾纠纷多年,曾经是该县乃至南宁有名的“问题村”。

  如何化解矛盾,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011年7月,百合镇原副镇长谢育荣“临危受命”,被派到芦塘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并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首先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做事绝对是一碗水端平。”谢育荣告诉记者,在大半年时间里,他天天蹲在村里,带着村干部走家串户,逐个找群众谈心、交朋友,用耐心和诚意慢慢地打开了群众的心结。如今,两个屯的群众已经理性地将纠纷走司法程序。

  从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心,变群众上访为干部拜访,是横县主动作为的一大特点。近年来,横县开展“昼访夜谈”活动,要求驻村新农村指导员结合“清洁乡村”活动,每周一、四住在农家、访谈在农家。大学生村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自责任村屯进行走访。村(社区)干部按照“每个网格都有一名责任干部,每名干部负责一个网格”的原则,做到责任网格农户走访全覆盖。

  群众的矛盾得到化解或缓和,政府的工作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2013年前后,横县开展太平村辖区内涉及宝华西路延长线、御江西街、太阳城、中石化、县二高扩建等项目建设征迁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作风上深入

  变自考自评为群众评判

  为了进一步改进驻村干部工作作风,锻造一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优秀干部队伍,横县创新开展“干部行不行,群众来考评”活动,按群众的标准制定检验标准,用群众的要求贯穿评估全过程,把判定干部实绩的评价权和决定干部使用的话语权交到群众手中,让干部晒一晒全年的工作成绩,看能否通过群众关。

  “评判权交给群众,干部感受到压力,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增强了为民服务的责任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真正锻造了一批主动型和实干型的干部。”横县组织部部长韦佳说。

  为了保证群众评议干部结果的权威性,使民意在检验干部作风、衡量干部实绩中唱“主调”,评议结果将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依据,向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反馈,并在所挂点村(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干部作风有了明显的变化。群众评议让驻村干部有了压力。对照过去,干部创新思路谋发展的多了,因循守旧等靠要的少了;主动抓落实的多了,推诿不作为的少了;创先争优的多了,甘于平庸的少了,呈现出“有为才有位”的态势。

  工作上依靠

  变代管包办为自管自办

  群众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又是新农村开发的实施主体。横县在开展“清洁乡村”工作中,积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横县在石井村探索“八级联动”长效管理模式。镇挂点领导干部、区市县驻村指导员、村“两委”干部、经联社干部、村民小组长、农户、保洁员、清洁卫生监督员这八级干部群众,通过机制联动、信息联动,逐级传达活动精神,逐级落实活动开展,逐级督查活动成效,走出一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乡村清洁和群众满意双赢的新路子。

  “‘八级联动’模式让干群之间团结度、信任度进一步增加,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自治区工商联干部、横县校椅镇石井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万小龙说。

  目前,横县302个村(社区)500多个经联社已推行该机制,形成全方位监督,多方面调整的良性循环模式。

编辑:凝望  作者:苏必庆 方竞海 李有姣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