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09:07:49 南宁日报

 

  宾阳县思陇镇中六村优美整洁的村容。

  编前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乡村环境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参与日益积极,文明新风逐步显现,一批成绩突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脱颖而出。

  市“美丽办”最近授予100个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成效明显的村屯以“百佳村屯”称号。即日起,本报记者将深入这些典型村屯,宣传报道它们在深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以供其他村屯学习和借鉴。

  思陇镇益宪村委中六村,位于南梧二级公路旁,交通便利,是宾阳县“城乡风貌”改造实施村之一。近日,记者来到中六村,感受到一幕幕喜人景象: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知晓率和参与率颇高,各户签订环境卫生承诺书并自觉实施,自建的实用垃圾焚烧炉让垃圾不出村,村民成功种植名贵中药材开拓新致富路……一个和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雏形已经显现。

  治理脏乱环境 建设优美村貌

  走进中六村,记者第一眼便看到村口一块绿地上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孩子们在开心地锻炼,大人在树下纳凉,安逸和幸福写在他们脸上。继续往里走,景象让人豁然开朗:一张碧绿、干净的水塘四周,被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别墅环绕着。

  “以前这里路边都是烂房,后来村民自发拆了旧房,还义务投工投劳建设球场、硬化巷道,镇里的第一个垃圾焚烧炉就是在这里建成的。”思陇镇“美丽办”主任黄田向记者介绍。

  村里一面大大的墙上,贴着一张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捐款数字的纸张。黄田说,这里的村民自主意识很强,党员带头做事很积极。正巧遇到“清洁乡村”的东风,大家有了共识:我的家乡我做主,村子要发展,群众要生活好,首先从环境卫生搞起。一年来,已经两次自发捐款,总额近20万元,用于村中硬件设施建设。

  特别是一批像张健军、张永恒等党员骨干,主动站出来,勇于担当重任。中六村理事会的成立,就是他们共同商量并召开村民大会决定的。同时,制定了中六村“清洁乡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推选出保洁员、监督员,谋划出今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整体规划。

  在整治环境卫生中,中六村也遇到了垃圾清运这一棘手问题。村里离镇上垃圾填埋场远,运送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张健军和村理事会将困难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书记韦志宗带领村理事会成员到周边镇参观。最终,经过精心考评与设计,一款造价低廉、实用性强、适合推广的焚烧炉在中六村产生了。3天内,全村建设了两座,被称为“思陇镇第一炉”。

  在村里,记者看到保洁员张益民推着一辆人力垃圾车,将垃圾收集后再送往焚烧炉里。卫生监督员张永岳说,每户已初步对垃圾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他收集起来轻松多了。这两座焚烧炉每天都能处理生活垃圾两吨以上,垃圾灰渣经处理可作为种植蔬果的肥料,一举两得,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

  种植名贵药材 开拓致富渠道

  中六村勤劳的村民,一直憧憬着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赴外地实地考察,经过筛选,决定成立以种植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龙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然而,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之初,村民被前来指导种植的专家泼了一盆冷水。专家说,铁皮石斛对环境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村里的环境太差,是种不出高等级药材的。这一席话,让村民更加积极、更有干劲地投身“清洁乡村”活动。

  “以前,我们都喝这里的地下水,水质不达标。现在从大山下引水,经化验符合卫生标准,人喝又健康,又适合种植铁皮石斛。”张健军开心地告诉记者,经过村民自筹资金,从几公里外的山下引进山泉水,用来种植铁皮石斛后,各户的长势都很好。

  记者看到,这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甚至楼顶上,都搭建着棚子,小的一家有30平方米,大的有300平方米。在张健军家房前的一个温室大棚里,一棵棵铁皮石斛在苗床上长得正盛。“这是去年4月下旬种下的,今年11月就可以丰收啦。”张健军说,刚开始种植铁皮石斛时,全村有50户报名。但由于一次性投资大,第一批仅有20多户种植。第一批的种植面积为1070平方米,总投资额是42万元。今年,种植形势更加明朗,第二批已增加到有四五十户种植,新增种植总面积3986平方米,总投资为160万元。

  谈到铁皮石斛的市场收益,张健军表现得很乐观。他说,专业合作社已经与广西药用植物园旗下的公司签订了供应纯种种苗,技术跟踪服务、产品鲜条包底价回收合同。按照每平方米可收鲜条0.5至1公斤计划,按照目前市场保守价每公斤1000至1600元计算,到今年底第一批的总产值可达100多万元。

  据悉,中六村铁皮石斛的种植发展及模式,已经得到了区、市的高度赞扬及认可。目前,该项目已经辐射到周边的部分村镇,干部群众纷纷前来参观考察。一个路宽敞、村清洁、民幸福的中六村,知名度正在快速提高。

编辑:香香  作者:记者 冼敏 文/图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