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落下帷幕的首届“美丽百色·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德保县都安乡都安村窑庄屯荣获“美丽百色·最美乡村”称号,这是该县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屯。
走进位于德保县城西南的窑庄屯,只见靖西至德保二级公路于屯前而过,一排排贴着釉亮瓷砖的瓦房楼阁显得洋气阔绰,村头建有标准的灯光篮球场,聚集在凉亭里聊天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无不显示出窑庄屯欣欣向荣的景象。
窑庄屯现有农户199户,人均耕地面积0.9亩。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村庄,靠什么走上“民富、村美、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这里的村民会告诉你,这是屯委会团结带领村民,知难奋进、艰苦创业的结果。
加强组织领导 上下齐心搞建设
多年来,窑庄屯按照“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长抓不懈。注重党员队伍建设,2000年以来,发展新党员1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6名、后备干部8名,解决党员队伍老化断层问题。定期对屯委会进行调整,选好配强屯委会班子,把业务精、党性强的党员选进屯委会班子。目前,屯委会组成人员老中青结合、在群众中威信高、办事能力强。在屯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屯上下齐心协力搞建设。2004年,窑庄屯紧紧抓住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把窑庄屯定为民族小康村建设示范点的机遇,按照科学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狠抓旧房改造。2008年,市委、市政府又将窑庄屯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窑庄屯牢牢把握住机遇,采取群众自筹一点,上级补助一点的办法,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全力推进新村建设。截至目前,立面装修改造房屋175户,完成村道硬化、灯光篮球场、文化综合楼、花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明思路谋发展 村民走上致富路
发展经济才能安居乐业。针对窑庄屯的实际,屯委会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抓住机遇谋发展”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摸索,窑庄屯立足本地气候好、雨量充足、土质肥沃的优势,探索出以水果产业为主其它产业为辅的致富路子。2005年,都安乡首个优质水果苗培育基地落户该屯。起初,在动员村民种植水果阶段,遇上村民因缺乏资金、反复徘徊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屯委会想方设法,多次到县信用联社联系协调,最终解决了村民贷款问题。有了资金扶持的窑庄人如虎添翼,加大了水果种植规模。截至2013年,该屯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3000亩,品种包括脐橙、蜜桔、温州柑、油桃等,产量达6.3万斤,年总产值142.58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3310元提高到现在的5230元。
除此之外,村民还抓住村庄靠近德保至靖西二级路的优势,做起经营饭店、修车、跑客运等生意。如村民黄卫国开的村中唯一的农家饭店,年收入达11万元;村民农邦焕汽车修理店,年收入达10万元;农华强往返县城的公交车客运年收入达8万元。
讲民主树新风 文明和谐暖人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窑庄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村民事务民主管理,制定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成立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红白事理事会、文化体育协会等村民组织,实施“警铃联动”群防群治模式,深入开展“百村千屯万民共创平安和谐县”活动,引导村民以制度治屯、倡导文明、摒弃陋习,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维护和谐稳定。逢年过节,该屯组织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各种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村民养成了崇尚文明,爱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在平时生产生活中,能够尊老爱幼,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劳作之余,要么上社区阅览室看书,要么创作诗词,有不少作品被《中国老年诗词艺术全集》、《中华当代绝妙好诗》等杂志采用。
自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窑庄屯全力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多方筹措资金聘请1名卫生保洁员,每天负责对村中道路、篮球场等公共区域进行卫生保洁。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清洁卫生村规民约》,对违反规定的本村人员,给予“清扫本屯清洁卫生一天”的处罚;对违反规定的外村人员,给予“自饮三碗土酒”的处罚。定期开展具有清洁卫生内容的“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在屯中营造人人讲究卫生,家家争创文明示范户的浓厚氛围。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窑庄屯引来了各级的领导高度关注,也获得了不少荣誉,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社区创建先进集体,2008年荣获“全国民族小康示范村”称号,2011年荣获自治区文明村屯称号……
面对领导的关怀和荣誉,窑庄人并没有感到满足和骄傲 , 反而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危机感。他们谈的更多的是今后发展设想:争取把窑庄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国优果工程示范基地,在村子里建设一个休闲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