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16:24:13 灌阳县委宣传部

  灌阳县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5年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立足脱贫攻坚这个重点,结合示范县创建,灌阳县高擎党旗,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大行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新路子。2016年以来,通过电商共带动全县农副产品销售1.5亿元,农副产品产地收购综合价格平均提高10%以上,促进了农村1万余人就业。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灌阳调研时,高兴地说:“电商让农民与市场直接对接,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减少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也开辟了产业扶贫的新途径,要大力扶持发展。”

  党旗引领聚力,举好“三面旗帜”

  着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第一书记先锋模范作用,汇聚力量,整合资源,强力推进电商扶贫。一是举好各级党委这面“指挥旗”。切实把“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成立以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基层党(工)委书记“挂帅出征”,抓好统筹,引领方向。整合工信、扶贫、团委等20多个部门资源和乡镇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目前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其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9个、村级服务点198个,县级仓储物流中心3个、乡镇物流中转站9个、村级物流收发点149个。二是举好第一书记这面“先锋旗”。开展第一书记“我为贫困村代言”活动,挖掘特色产品,为电商扶贫注入新思路。通过第一书记,为种养大户与电商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牵线搭桥。如观音阁乡盘江村第一书记唐杏玉,通过与本土电商企业合作,在村里建设电商销售点,并利用众筹等模式,有效解决了村里6.5万公斤生姜的滞销问题。三是举好非公企业党组织这面“主力旗”。挖掘发展后劲强、脱贫贡献大、社会反响好的非公企业,成立党组织,并注重把非公企业出资人吸收成党员。目前已在3家电商企业挂牌成立了首批党支部,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非公企业与贫困村合作,探索“支部+电商+服务站”“支部+电商+龙头企业”“支部+电商+基地”等新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村脱贫摘帽。

  党旗引领聚才,用好“三种模式”

  高度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多种模式集聚培养电商人才,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栽梧桐引凤凰模式。加快完善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了《关于促进灌阳县电子商务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规定》等文件,为引进发展各类电商企业营造良好环境。既引进了在外发展的灌阳籍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兴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又引入了农村淘宝、百姓乐淘等区内外电商企业进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电商人才。二是强引领促转型模式。在“三面旗帜”的引领下,县内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积极触网,转变营销方式,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转型升级,孕育了本土电商人才。三是多形式大培训模式。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培育县、乡、村三级电商管理人才和实操人才的基础上,依托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党员驿站、团员之家和创业孵化中心,采取驿站课堂、驿站论坛、创业沙龙等形式,为入驻电商企业党员群众、创业青年开展培训和服务。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训孵化电商人员1万余人次。其中,灌阳镇大仁村的创业青年戴克增,通过电商平台网上推广,2个月内销售雪梨、黑李3000多单,每公斤水果增收4-10元,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人民日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

  党旗引领聚业,做好“三篇文章”

  围绕“小气候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理念,充分融合千家洞瑶族发祥地、红色文化等特色元素,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业聚集升级。一是做好“生态产业”文章。放大全国生态功能县品牌效应,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围绕水果、水稻、油茶等几大主导产业,筛选和包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灌阳雪梨、“中华名果”灌阳黑李,优质大米等特色系列主推商品。同时,积极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做长做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二是做好“红色产业”文章。立足现有红色资源,抓好红色项目建设,串好精品红色路线,利用网络新媒体建好红色宣传平台,助推“互联网+红色文化”深度融合,让广大党员群众前来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教育,享用精神食粮。三是做好“旅游产业”文章。依托瑶族、农具、茶食等文化资源,举办千家洞系列节会,通过电商平台、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打造吃住游玩购一体化的智能平台,推进“互联网+农旅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灌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灌阳县将继续以党建创新为抓手,以65个贫困村为主攻点,激发全县党组织和党员投身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在强化品控体系、树好生态品牌、储备培训人才上下功夫,通过扩大党的组织与党的工作在电商行业的覆盖,为贫困村脱贫摘帽引入发展新路子,驶上扶贫开发高速路。

  (作者系中共灌阳县委书记)

 

编辑:芝洲莫鱼  作者:陆桂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