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8 10:11:29 广西日报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因其突出普遍价值,于2016年7月15日在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3年的花山申遗征程圆满结束,花山岩画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正式确立其世界级文化地位,登上世界文化的最高殿堂。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盛事。

  揭开神秘的面纱:

  走向世界的自信

  左江花山岩画在左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默默守望了两千多年,然而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因为处在交通不便的喀斯特山区,知之者不多,传之者甚少,熟之者更寥寥。别说走向世界,就连走出大山都是奢望。只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认知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对考古和文物研究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花山岩画的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

  对左江花山岩画有组织的调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几轮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11月,“崇左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后,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围绕夯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论基础,自治区和崇左市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专家通力合作,集中开展了近百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系统性高水平研究成果,科学揭示了左江花山岩画的作画年代、作画主题、作画族群、作画技法、区域分布、历史分期、突出特点以及作画传统消失的原因等等,也科学分析评价了左江花山岩画的现实状况以及保护管理利用诸多实际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以系统的岩画语言和景观的独特结合,描绘了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流域的骆越族群充满生气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内涵最丰富、最重要的文化遗存,是骆越文明祭祀传统的独特见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中的铜鼓形象及其相关画面内容是对左江流域乃至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区域历史悠久、至今盛行的铜鼓文化的极具象征意义记录。这些成果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其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依据。正因如此,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得以昂首步入世界文化殿堂。

  严格有效的保护:

  走向世界的前提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独特文化还未走向世界,就已经衰亡,消失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文化遗存,还未被世界所知,就销声匿迹,无从查考。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保护的缺失。花山岩画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走向世界,融入人类文化发展的洪流,关键在于严格有效的保护管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无愧于骆越祖先和子孙后代,无愧于中国和世界。卓有成效的保护赋予花山岩画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资格。

  花山岩画的保护是从民间开始的。千百年来,花山岩画被视为神物,备受左江流域历代骆越后裔的崇敬。当地民众从古至今都以敬畏之心自觉守护,一直传承着祭祀岩画和保护岩画的文化传统。目前左江流域的广大群众从过去对岩画的自发保护进化到自觉保护,不仅自觉遵守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还自发制定村规民约,约定不在岩画保护区内放牧、葬坟、开山、炸石、砍树、乱建乱搭等事项以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贵岩画。这是花山岩画经历2000多年而能完整保存的深厚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顺应民心民意,着眼于保护文物古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花山岩画实施有效保护:

  ——调查建档。对左江花山岩画的系统调查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此后几十年间,调查从未间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掌握了海量的基础数据。2007—2011年,全国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自治区、崇左市和县级文物管理部门对花山岩画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建立了岩画基础档案。近两年来,还将200多卷3000多份实体资料进行电子化扫描管理,进一步健全了岩画遗产档案数据库。

  ——立法定规。多年来,自治区和崇左市先后出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山岩画文物保护规划》《花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岩画保护办法》《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总体规划》《崇左市左江岩画保护管理办法》等,就花山岩画的法律地位、保护范围、行政管理权限、管理措施、奖惩办法等作出详细规定。此外,申报提升花山岩画点的文物保护级别,争取国家文物局将申遗的38个岩画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说明,建立保护档案,明确保护主体和机构,实现对左江花山岩画的依法保护。

  ——工程治理。为减少各种病害对岩画的破坏侵蚀,在对岩画进行日常管护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实施了三期岩画本体保护工程。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堪称岩画保护领域的典范工程,为中国南方涂绘岩画的保护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监测巡查。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先后建成崇左市花山岩画监测总中心和四个县区监测分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影响岩画本体及崖体的微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健全监测记录。实施严格的遗产区项目建设报批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巡查和设立义务监管员对遗产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影响遗产景观的建设项目,有效控制各种因素对岩画及其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保护。编制实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沿江保护展示工程方案》,大力造林绿化,保护植被;加强森林防火,完善雷电及火灾应急处置机制;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防止环境污染;传承农耕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实现遗产区水清、岸绿、村庄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整治。为维护花山岩画景观效果,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取缔遗产区左江、明江105公里河段的非法采砂船和运沙船100多艘、非法砂场80多处,拆除非法养鱼网箱3000多箱,合理化改造遗产区88个村庄近600户民居及沿江40多处大小码头,拆除多处影响景观的建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历久弥新的传承:

  走向世界的脚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从民族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认可和共享的优秀文化,首先要求本民族永不停歇、与时俱进的持续传承。东汉以后,骆越后裔乌浒、俚、僚等古代岭南诸族和宋代以后出现的壮族都与骆越一脉相承,习俗相沿。时至今日,壮族仍是广西的主体民族,也是崇左人口最多的民族。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骆越文化通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融合和演变,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壮族文化,对周边乃至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骆越人绘制岩画的传统虽已发生演变,但岩画所表达的敬畏自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等观念及其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却仍以多种形式沿袭和传承下来。祭祀活动是花山岩画文化活态传承的直接体现,时至今日,祭始祖、祭土地、祭鬼神、祭树石、祭河流、祭日月、祭花婆等各种祭祀活动在左江流域延续。铜鼓文化的传承持续不断,经过绵延20多个世纪演变,铜鼓的影响依然扎根于左江流域,并扩展至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广大地区,铜鼓表演和铜鼓在各种生活场景的使用仍很普遍。歌舞是左江流域壮族民众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和文化形式,逢年过节、重要活动、重大事件乃至日常生活中,崇左城乡均能感受到歌舞声动。此外,壮族杆栏式村寨民居、稻作农业生产、传统锦绣服饰、“三月三”等众多节庆、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世代相传,从不停歇,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为更好地传承花山岩画文化传统,使左江花山岩画这朵骆越文明之花长开不谢,多年来,崇左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间积极挖掘花山岩画内涵,整理花山岩画故事,引导开展民族民俗活动,申报地方特色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以花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多形式、多渠道普及遗产保护知识,培育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推动花山岩画更快更好走向世界。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走向世界的阶梯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因其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赢得了世界的青睐。花山,既是自然造化的天工之笔,也是人类创作的精品杰作。花山,是广西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为实现左江花山岩画的人类共享,崇左市从1998年起就萌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梦想。2003年,花山申遗正式起步,被公认为花山申遗元年。这一年6月,宁明县单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范围仅为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宁明花山岩画(1处)。2004年11月,国家住建部把宁明花山岩画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经过对申遗备选项目进行筛选,把宁明花山岩画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署。2011年10月,崇左市委、市政府组织宁明县、龙州县两个县将其境内25个岩画点以“崇左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名申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花山申遗实现提级扩容。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崇左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重设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8月,经多方充分咨询论证,崇左市统筹组织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扶绥县4个县(区)将其境内左江、明江两岸38个岩画点申遗,并更名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花山申遗再度扩容。为扎实做好申遗工作,崇左市及时召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暨推进会,作出“举全市之力推进花山申遗工作,努力实现2016年申报成功”的总体部署,提出“决心一次下定,措施一次到位,申遗一次成功”的工作要求,花山申遗吹响集结号,进入攻坚期。2014年12月初,国家文物局对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全国11个项目进行审议评估,“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进入推荐名单;12月底,国家文物局提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报请国务院确定“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2016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2015年1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中国唯一一项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申遗进入决战决胜的最后冲刺。2015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受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专家到崇左现场考察评估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巴黎组织专家集体评审,并通过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与北京中国国家文物局之间的视频进行远程答辩,“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向2016年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项目正式推荐名单。201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对29个申遗项目进行表决,“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历经十三载的花山申遗征程,以汗水铸就辉煌,以坚韧圆就梦想!花山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填补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填补了壮族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通过申遗这一世界级平台,花山岩画实现冲出广西、逐鹿华夏、走向世界!

  对崇左来说,花山申遗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是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探索性工程,艰巨程度可想而知。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为花山申遗梦圆,崇左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脚踏实地大打攻坚战。

  为加强对申遗工作的组织领导,崇左市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正职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市四家班子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直各相关单位和相关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一个工作组,抽调工作人员,配备办公设备,落实办公用房,宁明、龙州、江州、扶绥四个县(区)也相应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申遗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动员。针对干部群众的一些模糊认识,申遗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花山申遗的意义、规程及必须落实的主要工作,宣传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调动各方面参与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利益相关者对申遗工作的支持率达到100%。申遗工作的关键是编制高水平的申遗文件。崇左市经过认真筛选,委托申遗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文本,委托高水平的视频制作团队制作申遗专题片和申遗宣传片,并认真细致做好信息资料和后勤服务工作。为改善遗产保护管理和对外开放的条件,崇左市向自治区有关部门申请实施19个配套项目近百个子项目,包括遗产区道路、遗产展示中心、遗产监测站、游客码头、观景平台建设以及左江坡岸加固、造林绿化、民居改造、河道疏浚等,大大优化提升了花山岩画景区景观效果。有效的遗产展示是申遗的必要条件,为此,崇左市建成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总中心和宁明花山岩画遗产展示分中心,规划建设龙州、江州、扶绥展示分中心,精心组织陈列布展,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展示花山岩画;组织文艺院团以花山岩画为主题开展文艺精品创作,举办花山主题文艺演出;创办申遗工作网站,展示推介花山文化价值,普及遗产保护知识;举办花山摄影展、书画作品展、研究成果展、花山旅游商品展等等,力求多形式、多角度展示花山岩画,实现花山岩画的大众共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学习借鉴外地申遗成功经验,崇左市先后组织多批次申遗工作人员到申遗成功地和开展申遗地考察学习,组织开展和参加申遗及有关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岩画专家学者、申遗专家领导以及文艺家前来考察指导,与兄弟省区市的领导交流分享申遗经验。

  (作者系崇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编辑:凝望  作者:李振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