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坚持以“阳光灵山惠民生”为主题,积极开展建设“阳光村、阳光学校、阳光医院”活动,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确保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情权、受益权和监督权,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以公开农村强农惠农政策为目标,建设“阳光村”。选择灵城镇三海村、新圩镇漂塘村为示范点,采取“十个一”形式,即设立一个公开栏、编印一本强农惠农政策手册、架设一套远程教育终端接收设备、发放一张干部群众连心卡、搭建一个村级手机信息网平台、设立一个举报箱、编写一本强农惠农补贴发放登记册、配备一名村级纠风员、建立一套管理制度、成立一个强农惠农补贴发放审核小组,公开强农惠农政策。
以落实学校惠农资金为目标,建设“阳光学校”。选择新洲中学、三海中学、新圩镇漂塘小学为示范点,以“八个一”形式,即建立一个校务公开栏、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开展一次行风教育活动、聘请一批行风监督员、建立一个收费公开网站、编印一本收费明白卡、成立一个补助资金审核机构、建设一个收费公开透明的饭堂,加强对落实惠农资金的监管。
以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为目标,建设“阳光医院”。选择县医院、县中医院、陆屋镇和武利镇中心卫生院为示范点,以“六个一”形式,即建立一个院务公开栏、建立一个治疗费用查询系统、成立一个采购监督管理小组、建立一个经费公开网站、组织一次病人评议活动、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公开医院收费标准、治疗费用等。
目前,该县共发放强农惠农政策手册2000册,发放干部群众连心卡1000多张,利用手机发送强农惠农政策150多条;3所示范学校共发放收费明白卡5000多张,开展行风教育活动7场(次),聘请行风监督员15名;各医院均成立医药采购监督小组,建立治疗费用查询系统,共向病人发放民主测评表3000多份,收集意见建议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