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早上7点多从县城出发,8点准时进村入户,傍晚6点陆续回到村委,还以包村工作组为单位汇总当天情况,对入户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大概晚上9点才踏上返回县城的路。”忻城县委宣传部派出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人员罗喜平说。
自10月26日该县全面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以来,为确保在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精准识别任务,全县派出4585名精准扶贫工作队员,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方法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截至10月30日,全县已完成入户识别11325户,入户识别完成率超过30%。
该县精准识别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全面展开,和该县采取的一系列工作措施是分不开的。
领导重视 全面部署
“精准扶贫首要的任务就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10月16日,县委书记谢大研在精准扶贫攻坚动员会暨精准识别工作培训会上提出要求。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忻城县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准识别的总体要求、识别方法、程序和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确保调查情况的真实、准确。同时,该县还迅速成立了县、乡(镇)精准识别贫困户领导小组,指导村级召开精准识别贫困户动员会,全面落实工作人员。
目前,全县参与精准识别工作的人员总计4585人,其中,区、市、县驻贫困村“第一书记”55人,“第一书记”后援单位派出干部110人,县直各单位抽调人员1500人,各乡镇干部500人,村干部520人,村民小组长1900人。此外,该县还聘用了6名工作人员到县扶贫办协助做好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了工作力量。
明确责任 入户调查
为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准确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村屯、农户家中进行调查评分。县委书记谢大研、县长李朝晖分别率队深入城关镇加海村弄社屯罗善明、马泗乡同古村同古屯莫崇军等贫困农户家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每进一户,他们都认真查看调查对象的住房结构、户口本、家电、交通工具等,询问实际人口、经济来源、劳动力等信息情况,再参照《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逐项对调查农户进行打分、计分。现在,精准识别工作队员每天都拎着统一发放的墨蓝色资料袋进村入户进行精准识别调查、统计。
在精准识别工作中,全县都严格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一公示、一公告”的程序进行,确保信息精准。
扎实推进 初显成效
连日来,扶贫工作队经过全力奋战,入户识别工作进展顺利,初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识别贫困户11325户,完成村民小组评议屯数96个,完成村民小组公示屯数87个,其他工作程序正在紧张进行中。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精准识别是基础,精准扶持是关键,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是该县扶贫开发工作从大水“漫灌”式扶贫,向“滴灌”式精准扶贫迈出的坚实一步,为全县“十三五”规划、四年精准扶贫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工作基础和决策依据。实施精准扶贫需要资金作保障,该县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都投入3000万元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确保2020年实现贫困村脱帽、贫困户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识别与帮扶同步进行
忻城县精准识别工作获自治区扶贫办肯定
今年以来,忻城县扶贫办、农业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百香果、柠檬和育肥牛产业,解决农户在创业过程中融资难题,实现人均一头牛、一亩果、一万元纯收入“三个一”目标。图为近日,红渡村六蝶屯的养牛户在给肥牛喂草。 (蓝海慧摄)
“大叔,你家有多少口人?种什么作物?养什么家禽?”“15口人,家里除了我和老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我们种玉米和黄豆,养25只鸡、10只鸭、两头牛……”10月30日,城关镇的干部在古麦村四要屯罗国英家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一边拉家常一边逐项填写识别入户调查表,得到自治区扶贫办检查组的肯定。
当天,自治区扶贫办到该县指导检查精准识别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该县精准识别工作开展情况。副县长谢丽珍陪同检查指导。
自从精准识别工作打响以来,该县及时召开精准识别动员会和培训会,成立精准扶贫指挥部,落实人员和经费,财政投入449万元确保精准识别工作有序推进。结合实际在县、
乡镇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试点工作,县领导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并及时召开精准识别试点工作总结会和答疑会,做到全县统一、乡镇统一,吃透政策解读,确保精准识别、精准评估。
在座谈会上,检查组听取该县精准识别工作情况汇报,并对精准识别工作存在的疑难进行解答。检查组认为,该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
部署并亲自带队开展识别工作,有亮点、有特色,帮扶识别同时做,组织有保障,经费有保障,宣传动员到位,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一人。检查组同时要求,该县要加快进度完成填表工作,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全县识别工作进度,争取在全区精准识别工作中创出经验、创出典型,确保如期完成精准识别任务。
——(蓝海慧 韦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