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成就致富梦想
——忻城县落实“1234”工作思路建设工业“扶贫车间”促脱贫扫描
25.82万
据统计,今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5.82万亩,产值约2.95亿元;百香果种植面积累计达2.6万亩。
55个
目前,全县已创建工业就业“扶贫车间”55个,提供工作岗位3367个,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646人,人均月收入超1500元。
“‘扶贫车间’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赚钱,同时又能照顾家庭,太好了。”近日,正在忻城县思练镇鸿源新城“扶贫车间”上班的搬迁户卢美芬笑着说。
鸿源新城“扶贫车间”的成功建设是忻城县全面落实“1234”工作思路,建设工业“扶贫车间”促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结合大石山区贫困县发展实际,以“1234”工作思路为引领,着力推进工业“扶贫车间”建设,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为今年全县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1”即以“产业脱贫”为重点,大力夯实脱贫“摘帽”基础
忻城县通过出台文件,明确对发展桑蚕、百香果、甜糯玉米、育肥牛、山羊等五大特色产业和牧草、构树产业的农户给予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村党员、小微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以及在外创办企业、务工有意愿回村创业、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本土人才给予支持,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提升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5.82万亩,产值约2.95亿元;百香果种植面积累计达2.6万亩;牛存栏8.24万头;羊存栏9.31万只;牧草种植达5881亩。目前,全县已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203人,共带动950多名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摘帽”。
“2”即以“两条路径”同步推进,确保“扶贫车间”遍地开花
为加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收入问题,县委、县政府以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重点引进富得森电子产品、红成运动器材、凡丰工艺品、菲太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该县乡(镇)、村屯生产,解决广大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全县已创建工业就业“扶贫车间”55个,提供工作岗位3367个,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646人,人均月收入超1500元。
依托欧洞乡盛产百香果特色资源优质引进公司,建设“扶贫车间”,生产、销售百香果浆及新鲜百香果产品,带动周边果农实现增收致富。今年,仅欧洞乡就种有7500亩百香果,年产量约7500吨,按每公斤6元计算,一年可增收4500万元。
“3”即以“三种模式”全面带动,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
一是建设工厂式就业“扶贫车间”。借助落户在县城工业园区的信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红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凡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力到乡镇或者在工厂内设置“扶贫车间”。目前,全县共有12家企业在工厂内设置“扶贫车间”,信荣达公司已在城关、思练、北更、遂意等乡镇建设8个“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就业200多人。
二是建设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引进广东省维特斯进出口(佛山)有限公司,以手工编织竹制品为主,主要吸收贫困村留守妇女、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等富余劳动力就业,通过自由安排工作时间、按件计酬的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
三是建设“厂房+居家”式“扶贫车间”。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区铺面、周边村集体闲置房屋、土地等建设“扶贫车间”,解决无土安置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让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有收入。全县共有1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区,目前,已经在光明小区、金银花小区、鸿源小区、薰衣草小区等多个搬迁点建设“扶贫车间”5间,帮助220余人就业增收。
“4”即以抓好“四个到位”举措,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政策落实到位。对租用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的“扶贫车间”所产生的场地租金,前三年给予全免。对需要签订劳务协议或承揽合同的,需要开展岗前培训的,人社部门按照相关要求给予落实。
责任落实到位。以乡镇人民政府为“扶贫车间”建设主体的,由乡镇主要领导牵头组织推动,动员返乡农民工、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脱贫工作,确保“扶贫车间”取得实效。
舆论宣传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就业“扶贫车间”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扶持政策有效落地。
监督检查到位。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调度,定期监督检查。对存在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取消建设资格;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忻城今年计划脱贫25895人,任务很重,难度很大。”县长李朝晖说,“为了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我们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脱贫硬指标,尽锐出战,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蓝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