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9 09:23:56 梧州日报

  “加上这里准备收的最后一批蚕茧,2013年我共养了9批蚕,每批养1.75张蚕种,平均每张产茧45公斤,我家养蚕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苍梧县京南镇旺滩村塘基组长日前徐金石在自家蚕房前谈起丰收成果,脸上总是充满喜悦。

  徐金石回忆起十几年的种桑养蚕发家致富的经历也是感慨良多。1999年,徐金石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其他乡镇参观学习种桑养蚕技术,他参观学习回来后,了解到种桑养蚕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用工少的特点,便和几个村民一起开始了种桑养蚕。最初几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技术,经济效益并不高,他们并不气馁,决心不断观察实践,改进养殖技术。同时,该村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也到县镇技术部门争取技术支持。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他种养桑蚕的经济收益也开始稳步上升,而村里养殖的农户逐渐多了起来。

  2005年,蚕茧的价格波动导致市场低迷,刚尝到甜头的农户养蚕业销路不顺利,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旺滩村党支部又开始为蚕茧的销售四处奔走,探索销售的路子,在各方热心人士的穿针引线下,该村党支部最终找到了广东某蚕种场就发展种桑养蚕业进行商谈,以“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联系对方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指导,每年企业专门派1名技术人员驻村,随时解决农户遇到的技术问题。在田间指导群众桑树修剪、施肥、耕耘及病虫害防治等桑园技术管理;协调种桑养蚕物资调配、供应和蚕茧销售事宜。该村党支部派一名致富带头人负责与企业联系,统一规范养殖、统一定向销售。该村村民种桑养蚕的技术日臻成熟,近几年生产的蚕茧已达到制种蚕的标准,出售价格是在普通茧价格的基础上上浮六成左右。蚕茧成熟后企业专门派人来收购,保障了销路的畅通,企业和农民养蚕直接联系,减少了中间交易环节。

  为了更好利用村庄的旱地荒地,使养蚕业规模化发展,2013年旺滩村党支部以“上级帮扶、生产互助”的模式不断引导群众加入养蚕业。该村党支部还争取到了帮扶补贴,对新种植桑苗给予补助,激发了村民参与养殖的积极性。目前,全村新发展桑园20亩种植桑苗10万株,发展新种植户7户。在生产技术方面,该村组织有意向养蚕的群众到党员养殖户中去学习技术,帮助农户联系蚕种来源、蚕茧销路,切实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通过旺滩村党支部不懈努力,目前该村已有37户农民从事种桑养蚕业,桑园面积达160亩,2013年共养殖蚕种300多张,仅养蚕一项产值可达70万元,种桑养蚕业逐步成为该村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致富产业。 (李凌志 郭锦瑜)

编辑:凝望  作者:李凌志 郭锦瑜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