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09:02:24 

实验篇

忧心一幕

记者1分钟“拐”走1个小孩

这样的实验结果让我们很担忧;希望每个家庭都能重视对孩子的防拐教育

忧!记者1分钟"拐"走1小孩 15分钟"骗"走一群孩子

记者只花不到1分钟就“拐”走这名小女孩。

忧!记者1分钟"拐"走1小孩 15分钟"骗"走一群孩子

 记者扮演的人贩子拐走小女孩。记者陈强 摄

 

核心提示

一个去买奥特曼的“承诺”、一个“去玩游戏”的谎言,可以在不到1分钟内“拐”走一个孩子;一个自信孩子不会被骗走的妈妈,看到孩子经不住记者的诱惑,乖乖跟着记者走后,眼泪都快出来了。针对暑期孩子的安全防范问题,7月2日本报记者与南宁市公安局巡警(便衣侦查)支队110警务大队在公园和幼儿园分别做了儿童诱拐实验,这一幕幕,让一些在场的家长汗如雨下。究竟是孩子太天真无邪,还是我们的教育没到位?追究深层次原因似乎也找不到一致的答案。但是如果能由此引起每个家庭对孩子的人身安全的重视,我们这次“特殊实验”的目的就达到了。

实验1

一句“带你去玩” 就能骗走2岁女孩

当天上午,记者和民警来到南宁市人民公园。在公园内的游乐园旁,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正在玩耍。

一名两岁左右的小女孩站在碰碰车游乐场外。在讲明来意征得女孩家长同意后,本报一名已为人母的女记者上前,对女孩开展了“爱心攻势”。“宝贝,想不想去玩啊?阿姨带你去坐碰碰车好不好?”“好!”小女孩干脆地回答。记者抱起孩子时,她没有任何反抗。

至此,记者成功“拐走”这个孩子,只用了不到1分钟。

忧!记者1分钟"拐"走1小孩 15分钟"骗"走一群孩子

一听去买奥特曼,这名小男孩就穿上鞋子跟记者走。

忧!记者1分钟"拐"走1小孩 15分钟"骗"走一群孩子

记者以“出去做游戏”为幌子,在幼儿园里“骗”走了一群孩子。

实验2

一句“买奥特曼” 让3岁男孩跟着走

带着孩子在公园玩耍的市民李女士,主动要求记者试探一下她那3岁大的儿子。李女士说,平时都会教儿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记者与这名小男孩一起玩了一会儿沙子后,很快小男孩就没了戒备心。“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奥特曼。”“你喜欢的玩具跟我家的小哥哥一样,阿姨想选一个奥特曼给哥哥,也顺便买一个送给你,你愿不愿意帮阿姨选一个啊?”“也买给我吗?”“对啊,阿姨也送一个奥特曼给你。”“我去穿鞋子。”“来,阿姨帮你。”

小男孩高兴地穿上鞋子,牵着记者的手走了。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家长李女士说:“我平时跟儿子说得挺多的,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没想到他今天一个人玩,这么容易就被骗了。”

实验3

幼儿园小班 过半小孩上当

为了更准确了解孩子应对诱拐时的反应,当天下午记者和民警还到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南宁市直机关保育院进行了实验。

在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内一个大班,老师配合实验悄悄躲开了。这时,两名女记者“趁虚而入”,跟孩子们套近乎。

随后,1名记者在教室里展开动员游说,1名记者在教室外面用巧克力和玩具接应。15分钟后,一共有8名孩子被成功“诱拐”出教室,并且跟随“骗子”在走廊上走了一段。

在南宁市机关保育院,记者一进去就发现这里的防范措施很好,不仅在幼儿园教学区的门口安排有保安值班,还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来接孩子的家长,必须经过人脸验证或者有老师的放行条,才能带孩子离开幼儿园。

来到一个中班,当记者用同一方法进入教室后,便有3个小男孩问记者:“你是谁?干嘛来教室?”

3分钟过后,当记者逐渐跟孩子们“混熟”,套出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后,马上提议跟他们一起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

在“可以当指挥官”的诱惑下,3名男孩被“拐”到了楼下。但也就在这个时候,3名男孩突然醒悟,对记者丢下一句“离开教室太久老师会批评的”便一溜烟跑回了教室。

一个小班的几十个孩子正在玩摇摇木马,记者过去套近乎,了解到他们喜欢玩“接水管”的游戏后,记者提出玩“接水管”的比赛,第一名就能得到玩具小蜜蜂,没费多少口舌,便将半个班的孩子带到了幼儿园门口。

此次模拟实验,不少小朋友被记者成功哄骗走,幼儿园的老师也很吃惊,说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意料。一位老师说:“这说明虽然老师平时时常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但在‘实战’面前,还是没能够让小朋友在遇到拐骗时有自我保护意识。这个体验活动对我触动非常深刻。理论说教很多时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一定要通过实际体验来让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可喜一幕

有的孩子给什么诱惑都不走

忧!记者1分钟"拐"走1小孩 15分钟"骗"走一群孩子

记者用了各种手段实施“拐骗”,这对姐弟都不为所动。

 

在7月2日的“拐卖”实验中,也有不少孩子面对各种诱惑依然不为所动,让记者和民警不由得对这些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在人民公园内的一处空地,一位老先生带着6岁大的孙女与2岁大的孙子在玩“扭扭车”。说明来意后,老先生配合记者躲在一旁。随后,本报两名女记者拿着棒棒糖、毛绒玩具等各种道具上前对孩子施展起了诱惑并且与小女孩套起了近乎。小女孩虽然对记者套近乎的提问回答自如,但是一直充满着警惕。同时,小女孩还紧紧抱住一起坐在车上的弟弟。20分钟过去了,记者使出各种招数,对姐弟俩的“拐骗”以失败告终。

姐弟俩的爷爷李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他说从小家里就对孩子进行了防拐骗教育。小女孩5岁时,曾经与家人在超市走失。不过,小女孩并未慌张,而是走到超市门口向穿着制服的城管工作人员求助。在说出家长电话后,工作人员很快联系上了家长。

而另一名在公园内玩玩具车的6岁小男孩,一开始面对记者“带你去鬼屋玩”的诱惑有些动心。不过当记者准备带他走时,小男孩突然拔腿就跑,还大声说:“我得先问问我妈给不给去!”

民警提醒

学校不妨组织类似的“诱拐实战” 

在幼儿园实验结束后,南宁市公安局110警务大队民警梁政通过刚结束的案例告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不要跟陌生人走,就算对方看上去不像坏人。据民警分析,在当天的实验中,担任“骗子”的是两名女记者,看上去都很有亲和力,也很会哄孩子。因此,在实施“拐骗”时屡屡得手。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这点很重要。

南宁市凤岭新新家园双语艺术幼儿园园长谢艳泉告诉记者,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上,一般都会对孩子防拐教育进行。除了幼儿园的教育,更重要的教育来自与孩子接触更多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接孩子时,可以测试一下孩子跟不跟陌生人走,然后再结合出现的问题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的李小冰老师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辨别能力还比较模糊,还有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欺骗。所以,平时学校都会对小孩进行校园安全教育,举行亲子安全互动知识问答等相关防拐知识教育。

那么,老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防止被诱拐,怎样培养孩子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民警梁政总结,一般来说,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有3种:

1.权威诱惑法:这类拐骗者会做足“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你爸爸(妈妈)朋友,带你回家。”

2.物质诱惑法: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特别是用时兴玩具、iPad等电子类产品,拐走孩子。

3.博得信任法:利用孩子善良、天真和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或是冒充熟人,或是让孩子带路等等。

“希望更多学校、家长能有针对性地组织类似教育活动,只有经过‘实战’,才能真正考验孩子,从而真正提高防拐骗的安全意识。”梁政说道。





 

编辑:spring  作者:李平 陈强 邓子霖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