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县地处桂西南十万大山北麓,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06年,我县立足于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突出重点,抢抓机遇,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奋力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当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31亿元,增长 20.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2.1%,第二产业增长32.1%,第三产业增长17.5%;财政收入增长4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8.6%,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三大战略”,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上思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不沿海、不沿边。为了能在全区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寻求超越,我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县情扬优势,抢抓机遇谋发展。根据当地丰富的土地、林业、水能、煤炭、石灰石等资源以及面临的多重叠加机遇,提出并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实施大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十万大山的资源优势,大力塑造“十万大山”品牌,提升全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实施大融合战略,走出山门,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4+2”区域的发展大环境,接受辐射带动;三是实施大发展战略,加快富裕、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正是有了相对稳定又紧贴时代的发展思路,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劲合力。
二、完善“五大体系”,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我县从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加快山区发展,必须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为此,我们确立了加快发展资源型生态工业的思路,努力完善制糖、制药、林产林化、建材、能源“五大工业体系”,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年产混合糖达到40万吨,年产纸浆10万吨,年产酒精10万吨,年产纤维板20万立方米,年产煤炭100万吨,年产水泥熟料300万吨。至2006年底,通过加强服务和引导,先后成功引进外地资金兴建了华林中高密度纤维板厂、上华胶合板厂、平福水电站、富三藏淀粉厂4家企业;对上上糖业公司、昌菱制糖公司、县水泥厂、上思煤矿4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扩能,技改投资2.89亿元,仅一年内就使两家制糖企业的榨能由原来的1.2万吨/日榨提高到2.5万吨/日榨,翻了一番多,实现了制糖业的飞跃发展;成功改制了百龙电站、百细电站、仁盛制药厂、万山红制药厂4家国有企业;顺利恢复了县松香厂、叫安酒精厂、县化工综合厂、铁合金厂4家企业的生产。同时,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集“生态高效农业、循环工业和特色城镇化”三位一体的城西工业园区和昌菱生态产业园区。目前,这两个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初步完善,去年园区内企业总产值达12.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值的53.7%,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2006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投资4.1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增长4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7亿元,增长71.8%。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0.1%,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三、建设“六大基地”,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抓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靠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重点抓好甘蔗、速丰林、木薯、香糯、奶牛、特种优质鱼六大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壮大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制糖、制药、林产、林化、酒精等龙头企业。组织实施“千户万亩十万吨”甘蔗高产示范工程,推广酒精废液喷淋等甘蔗生产新技术;先后调整12.5万亩低产水旱田改种甘蔗,全县甘蔗实现了良种化,蔗糖份提高到15%;2006年全县甘蔗总产量210万吨,比上年增加52万吨,其中进厂原料蔗181.5万吨,产糖23.8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1.9%和40.7%,实现了“全县人均产糖1吨”的目标。两家制糖企业甘蔗综合利用水平有新的提高,酒精、复合肥加工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蔗糖产业链进一步延长。2006年仅种蔗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加强与高峰集团、七坡林场合作,在实施林企一体化“20+1”工程基础上,启动实施“30+2”工程。2006年新植速丰林7万亩,全县速丰林面积已达20万亩。去年全县松香产量1.94万吨,比上年增49.2%;木材产量25万立方米,增212.5%;林板产量6.31万立方米,增213.9%。林业已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优质鱼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蜂蜜、香糯、奶牛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地方特色品牌。去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2.29亿元,增长12.27%。
四、 大闹城镇建设,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
为尽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去年,我县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民文明化建设两手抓,分步实施“一江两岸、一城两园、一路两镇、一民两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努力突破制约上思发展的 “瓶颈”。2006年,采取招商引资、融资、银行贷款、政府投资等方式投入资金7.46亿元,重点建设了城西工业园区、县城旧城区、明江公园、龙江半岛花园、昌菱生态产业园区、在妙小城镇,改建了县城团结路等4条主要街道,建设了人民路、民政东路,初步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城市路网,旧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拉开了新城区基本框架,“一路两镇”初具规模。开工建设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供水管网工程、县城明江河堤护岸工程等项目,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特色小城镇格局。
五、实行“三优”招商,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我们牢固树立大融合理念,主动融入周边区域发展的大环境,牢牢把握国家产业调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等机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走“三优”招商之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一是以优势资源招商。加强与广西农垦集团、上海糖烟集团、广西高峰集团、大型建材集团和其它大财团的战略合作,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灵活方式,大胆利用县内农林、矿产、水力、旅游、劳动力等优势资源进行招商。
二是以优良环境招商。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坚持不懈开展整治投资软环境、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八桂先锋行”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和营造“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作风;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查办案件和案例分析为突破口整治了一批突出问题,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利益;深入开展平安上思建设,领导干部带头“下访”解决信访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以优质服务招商。实行县、乡镇、部门领导干部联系项目责任制,对项目工作实行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外来投资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06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5个,协议总金额达5.13亿元,项目到位资金2.13亿元。
进步增添信心,差距催人奋进。我们决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虚心学习兄弟县(区、市)的成功经验,切实按照这次大会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奋发进取,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争取全县经济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