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3 09:14:24 河池日报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在艰难环境下取得新的进步。1至3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1-10月,全市财政收入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

  精准扶贫走出新路子。整市推进扶贫产业成为全区唯一实现“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全覆盖的设区市,产业扶持贫困户覆盖率95%。强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新种核桃43万亩,总面积达到216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产业基地、全国6个首批“国家森林生态产品生产基地”。在总结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经验的基础上,全市11个县(市、区)新建设“整乡推进”示范乡镇11个,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在2011-2014年移民4.28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再移民3.89万人,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并推广我市经验。从县(市、区)选派851名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全市684个贫困村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抽调2530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继续推行“5321”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2.2万名干部与10万多户群众结成联系帮扶对子。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162.07万人下降至2014年底的83.75万人。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抓好生态乡村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建设,全市投资42.25亿元实施515个城乡新貌新风项目、519个村屯绿化示范点建设、7799个一般村屯绿化建设。新建通村硬化路92条861.68公里,屯级道路硬化399条452.44公里。继续抓好石漠化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68%,保持排名全区前列。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136亿元。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83.9%、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新型工业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环境倒逼机制,加快企业“出城入园”步伐。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精神,主动克服土地资源不足难题,想方设法削山填壑,开辟大任产业园,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开挖填埋土石方783万m³,平整场地1147亩,入园二级路完成路基贯通15.5公里,园内路网总贯通10.97公里,给水管道安装完成约10公里,城区及周边6家入园企业项目已完成园区场地平整,正在加快厂房建设。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电力、食品加工、纺织、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221.83亿元。特色酒业、优质饮用水、茧丝绸等新兴工业加快发展,酒业、高端水、茧丝产量继续保持全区第一。继续实施“抓好铁(路)公(路)机(场)、打通金水道”战略,贵阳经河池至南宁高铁客运专线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河池港都安港区技改项目正在推进,今年7月21日红水河都安--珠三角首条集装箱航线正式通航。

  特色农业迸发新活力。力推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三特”农业,初步形成错季生产、错峰上市、错位发展新态势。蚕桑产业规模、产量继续领跑全区,上半年农业部在我市召开全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场会并推广我市经验。新种特色水果8.8万亩,总面积达87.3万亩;建立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12个1.98万亩,推出12个富硒农产品。香猪、肉牛、山羊、水面养殖产量产值保持全区第一。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下半年实现网络销售优质水果36.1万吨、食用菌3781.7万公斤。

  旅游产业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河池长寿地·三姐文化城”品牌,推进“东巴凤大天都、丹金宜罗环”两大旅游业板块协调发展。1-9月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3.05%。大力抓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共投入10.03亿元,实施投资项目164个。南丹丹泉酒文化城、南丹歌娅思谷景区、凤山万寿谷景区、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宜州会仙山等5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有3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53个“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36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进入国家旅游局中国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榜,总数居全区前三位。

  民生保障实现新发展。全市用于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支出166.47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5.41%,同比增长19.71%。普通高中招生完成率为103.07%,义务教育巩固率88.5%;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所;推进国家贫困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补助资金0.97亿元,为23万学生解决营养不足问题;发放各类教育扶贫项目资金2.86亿元,受助学生28万人;投入救助金额88.1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73人;为17.14万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0.56亿元。争取投入中央和自治区资金3.93亿元,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31处,解决33.7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9.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5万亩。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6.22亿元,488.78万人次受益;投入0.95亿元救助城乡医疗对象36.3万人次;安排资金0.78亿元,为7.26万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成为全区唯一发放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的地级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11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99.5%,五险参保111.37万人,重新核准新增低保16143人。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投资12.55亿元推进中心城区38个项目实施,城区面貌有很大改观。

  社会管理呈现新气象。强化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天峨“云榜模式”、都安“一村一警”、凤山“巡回法庭”和“党领民办、群众自治”基层管理模式。1-9月,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460件,调处5381件,调处率98.55%,调结4953件,调结率90.71%。全市治安案件受理数在2013-2014年分别比上年下降11.56%和31.09%的基础上,今年1-9月同比又下降33.56%。社会公众安全感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全区前3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比呈下降趋势,1月至10月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受伤同比分别下降21.43%、24.72%和40.22%。扎实做好改革创新工作,行政审批事项由515项压缩到159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6%;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模式,已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543本,新增企业1041户、新增注册资本22.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65%、28.87%。

  加强党建营造新风气。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培树“最美教师”莫振高等先进典型。河池党建“先锋微远”获腾讯“政务突破奖”,是广西唯一获奖的市级单位。探索创建党建组织员队伍,选派213名熟悉党建工作的非领导职务干部担任市、县、乡三级党委兼职组织员。狠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进落实市纪委派驻市直各单位纪检组长实现全覆盖。1-9月,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索拿卡要”及“四风”问题428件,同比上升38.96%,涉案48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3人,乡科级干部114人。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确保整治率达100%。

编辑:spring  作者: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