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9 09:48:24 右江日报

  2011年1月27日,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陈曼欢摄  

  2014年12月16日,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通车。□黄涵钦摄 

  靖西至龙邦二级公路于2012年12月竣工验收,全长47.6公里,使得靖西至龙邦口岸车程由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  

  靖西市壁灵村农村公路。 □黄小倍摄  

  2013年7月18日,中国百色至越南高平国际道路客货运输暨边境旅游线路开通。  

  2015年7月26日,百色港田东祥周作业区开通百色至珠三角集装箱班轮。  

  2015年平果县开通第三条城乡公交线路。  

  百色城东客运中心,国家一级客运站,2015年2月8日投入使用。  

  百色至南宁的高铁于2015年12月11日通车。 □韦克家摄  

  百色巴马机场开通多条国内航线。

  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交通运输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质量最好、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

  这五年,我市累计完成公路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24亿元,为“十一五”的1.69倍,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达368.8636亿元的投资任务。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6.65亿元、路网56.87亿元、农村公路52.56亿元、水运30.47亿元、站场7.45亿元,与“十一五”同比分别增长8.49%、150.95%、76.45%、215%、303.4%。五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地方共筹集资金101.24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作出“交通发展优先”的战略部署,克难攻坚,逆势而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五年来,新开工马山至平果、崇左至靖西、靖西至龙邦、河池至百色、乐业至百色等5个项目323公里,续建隆林至百色、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等3个项目365公里,其中隆林至百色、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马山至平果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413公里。截至201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8公里,实现75%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

  农村公路建设成就辉煌。五年来,全力实施“千村通畅”工程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重点建设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硬化,新改建成农村公路8603公里,解决879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公路,新建和改建桥梁1219延米/8座,危桥改造968延米/25座。截止201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171公里,较2010年底增加2568公里,年均增长5.13%,实现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95.28%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有效改善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农村公路里程增加、乡镇及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均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路网建设持续快速推进。五年来,新开工16条849公里,续建3条202公里,建成田阳至定夜、那坡至平孟、西林至八大河一、二期,G324田林至隆林(腊仁)、德保至天等、田东至天等、纳良至乐业等12条577公里。至201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6489公里,年增长率4.71%,比“十一五”末增加2772公里。公路密度从“十一五”末的37.89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45.55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结构明显改善。

  铁路和航空交通齐头并进

  2013年以来,我市百色巴马机场稳定运行百色-广州、百色-桂林、百色-重庆、百色-上海等4条航线。2015年,年保障起降航班1310架次,旅客吞吐量达83336人,超过机场一期8万人次设计指标,取得了新突破。

  2015年,我市在建铁路项目为南昆铁路客运专线与南昆铁路南百增二线两个项目,我市按照自治区政府的工作部署,面对工期时间紧、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等压力,组织铁路沿线有关县区通力协作,全力抓好征地拆迁工作,保障了两条铁路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使南昆客专南宁至百色段于2015年12月11日如期开通运营。

  右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开工建设田东鱼梁航运枢纽工程和百色港田东祥周、田阳头塘、二塘等3个作业区23个1000吨级泊位,续建百色港大旺作业区5个1000吨级泊位,其中田东鱼梁航运枢纽实现竣工投产,建成大旺、祥周等2个作业区13个1000吨级泊位,港口通过能力550万吨,2个作业区具备试运行能力。新建广西天生桥库区4个客货运码头,建成便民码头62个,便民候船亭9个。右江航道实现全线渠化,百色到南宁航道由原来Ⅵ级标准提升到Ⅲ级标准,1000吨级船舶可从百色直通广东珠江三角地区。《百色港总体规划》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运输站场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百色城东客运中心、田阳客运站和田林、德保、那坡二级客运站等5个客运站建设,建成港湾式简易站101个,便民候车亭429个。全市等级客运站达106个,较“十一五”末新增17个,实现70.68%乡镇具有等级客运站。全市133个乡镇100%开通客运班线,82.03%行政村和48.53%自然屯通客车,初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农村客运网络雏形。建成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产地集配中心、隆林煤炭物流中心、百色煤炭物流中心等物流园区(货运站),同时不断提升货运站场等级及服务能力,逐步拓展服务范围。

  国际客货运输线路从无到有

  2013年7月18日,中国百色—越南高平国际道路客货运输暨中国百色至越南高平边境旅游线路开通,中国广西百色和越南高平的人员与货物实现了直达运输,标志着广西西部首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正式开通。中国广西百色至越南高平国际客货运输线路全长260公里,其中中方境内223公里,越方境内37公里,途径中国田阳、德保、靖西、龙邦以及越南茶岭等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编辑:spring  作者:韦 洁 通讯员 黄汉志 罗彩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