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要凸显一产特色,对我市农业生产和春耕生产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这些部署措施落实得如何?连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调研了解春耕生产开展情况。在3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全市农业生产安排和春耕生产调研汇报会上,记者获悉,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抓好春耕生产,为全年和“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实现特色产业集聚
今年我市将全面实施“10+3”特色农业产业提升行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今年计划建设上规模、有特色、标准化的蔬菜基地和蔬菜标准园10个,建设水果、桑蚕、中药材、茉莉花等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新增“双高”糖料蔗基地16万亩以上。此外,还将以水稻、蔬菜、水果为重点,新建两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富硒农产品品牌。
在升级打造现有示范区的基础上,我市将启动市、县(区)、乡(镇)三级示范区建设,2016年新建市(县)级示范区12个、乡(镇)级示范区100个,努力构建乡有布点、县有规模、市有品牌的示范区格局。重点创建粮食、糖料蔗、蔬菜、食用菌、草食动物、罗非鱼、禽类等产业带动型示范区,逐步提高示范区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建设水平。
春耕生产进度良好
今年全市早稻计划播种面积208万亩,同比持平,其中超级稻计划播种面积96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春玉米计划面积99万亩。此外,计划春种蔬菜72万亩,新植糖料蔗76万亩,新种经济作物125万亩以上。今年全市春耕生产进度总体好于去年。
我市继续把“粮食高产创建”“粮食间套种”“冬种马铃薯”作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具体措施加快推进。重点扶持广西九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依托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分散经营逐步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我市将重点抓好粮食安全保障及产业提升工程、“菜篮子”工程、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提升工程、标准化生态养殖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持续开展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