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二五”的飞速发展,南宁市的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广西“首善之区”的地位越加凸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南宁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升首府南宁综合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经济短板
实体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指标,也是奠定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
但是从区内经济发展数据比较,2015年,虽然南宁GDP总量占到全区的20%,但人均GDP及经济增长居全区第四,人均GDP落后于防城港、柳州、北海,经济增速落后于北海、防城港、玉林。与邻省省会2015年经济主要指标如GDP总量、人均GDP、对外贸易、三大产业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城乡居民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方面相比,落后于长沙、南昌、昆明、贵阳。通过这一比较说明,并不是南宁经济发展不行,而是区内各市及区外各省会的实体经济发展更快。目前,南宁处于工业化中期,新常态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稳增长压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困难多。实体经济的薄弱尤其制造业落后成为南宁综合竞争力的最大短板。
他山之石
近几年,重庆、长沙的经济发展领跑各大城市,其中主要的经验和做法就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一、重庆模式
1.引进高端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高度重视引进和利用外资,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九字方针”,打造外资投资便利化的大环境,促进利用外资与海外投资“双轨联动”。加强与德国等欧盟国家在高端技术、高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方面的合作;探索与中东欧国家开展货币互换、跨境贸易本地结算等金融合作,共建中国匈牙利两江创新创业中心,积极研究对接“丝绸之路基金”。深化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贸合作,鼓励重庆汽车、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优势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并引进俄罗斯的通用航空、材料等领域先进技术和企业。
2.把握全球产业重组机遇,谋划产业布局新跨越。一是在原有六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对接国家产业调整振兴系列规划,进行调高调优,提升产业层次。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对照德国工业4.0计划,根据符合国际、国内高新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市场短缺,世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在重庆发展有资源;可以与现有高科技结合形成产业集群等四个原则,最终确定了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MDI化工、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并按照产业集群化的模式推进,主抓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同类产品同类企业的集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集群,成为其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二、长沙经验
1.加快动力转续,重点发展大项目。长沙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等专项政策,成立11家院士专家市级工作站,设立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四新”经济迅速发展。坚持将转型创新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主抓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欧智通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上海大众、比亚迪电动乘用车投产,广汽菲克自由光下线,全市624个重大项目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2015年引进宜家购物中心、华强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等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开放发展带来新动力。湖南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连获海外大订单,长沙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2.智能制造与现代农业全面提速。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致力补齐产业结构性短板。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点支持30个示范企业实施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改造,设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部等平台,推进技改项目4407个,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3条”、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工程,发展直销网点1700多家,现代农业发展效益显著增强。
腾飞之路
与省外先进省会相比,南宁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十三五”时期,南宁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南宁渠道”作用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开放合作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三区统筹”协调发展,南宁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充分;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活力动力更加强劲,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因此,笔者建议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件事:
1.以大开放胸襟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做强实体经济。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地区,走出去招商,引进一批大型先进的装备制造项目。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发展实体经济、壮大主导产业,关键要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南宁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但高端制造不多、整体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要增强紧迫感,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加快采纳最新科技成果提升“中国制造”,加大研发力度强化“中国创造”,打造一批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主导产业高级化。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坚持不懈抓重大项目和拳头产品,重点培育具备规模生产条件、能迅速占领市场的项目,大力支持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可为重大项目直接配套、能够做强做大的项目,以新兴产业的率先发展抢占竞争制高点。
2.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升级,壮大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淘汰产业。各类产业都可拥有精湛的技术、工艺和强大的竞争力,都有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环节,都有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的空间。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优势产业,进而强化实体经济基础,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注重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促进技术融合,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如南宁的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均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应该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以绿色发展倒逼转型升级,优化提升食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特别是南宁铝业、制糖业有一定的基础,但附加值不高,需要引进先进技术使其高端化,由此也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2015年,我国进口食糖484.6万吨,同比增39.0%;进口额17.7亿美元,同比增18.7%。专家估计“十三五”期间全国至少进口食糖2100万吨。广西是产糖大省,单就国内来说高端食糖的需求旺盛,说明南宁制糖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激发企业活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没有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活力迸发,就没有实体经济的整体繁荣。有人说北京重视国企、上海青睐外资、广东浙江喜好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其实,每种企业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本实力较强、技术积累深厚、专业人才丰富,主要应在关系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在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民营中小企业行业齐全、点多面广,组织精简、风险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较强、创新效率较高,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吸纳民资的丰富载体和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在促进经济生态平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应着力发挥“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活”、周期短、收效快等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繁荣。
今年广西及南宁市已经出台给企业减负、为市场减压的相关政策,这对南宁发展实体经济是利好消息,但关键还要落到实处。既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径流汇聚作用,围绕产业价值链深化二者分工,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形成有主导、有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在共同发展中防范“去实业化”。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新行业领域,推动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手段获取资金等生产要素,改善市场主体结构和竞争结构,提高实体经济肌体活力。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清醒认识差距,树立先进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在练好内功中发展壮大。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南宁市签约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