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15:41:20 广西日报

  从八桂大地到多彩贵州,从山水之城到天府之国,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行、开拓思路之旅,也是一次凝聚共识之行、增进合作之旅。

  4月21日至2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贵州、重庆、四川三省市学习考察。入园区、进企业,看城乡、察港口……代表团全体成员切身感受三省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同为西部省份,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黔渝川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高、新、活、好”的鲜明特点。贵州省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重庆市经济总量去年突破两万亿,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四川省经济总量去年突破4万亿,同比增长8%,新时代治蜀兴川开创新局面。

  “关键在于党委政府明确思路、确定目标之后,各级干部扎扎实实干、持之以恒干、‘5+2’‘白加黑’地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这种看准就干、干就干成的精神值得学习,这种干事创业的氛围令人向往。”代表团成员深深体会到,三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广西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壮美广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

  一场春日的喜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广西党政代表团在贵阳开启此次学习考察之旅。

  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称的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却走在全国前列:成立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云计算平台——云上贵州系统平台。5年时间,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到“中国数谷”,贵州不甘落后、敢闯新路、瞄准方向、后发赶超,一举成为全世界顶尖大数据企业集聚地,成为我国大数据领域的领跑者。

  究其成功之道,贵州“扬长避短”,利用特殊的气候和地质环境,加上“水火并济”的电力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但改革创新更为关键。”贵州省大数据局局长马宁宇表示,贵州勇当改革先行者,敢于打破部门利益,打破信息孤岛,打破传统“自营自建”单兵作战方式,打造大数据“聚、通、用”,短短5年时间,建成全国首个政府数据“四统筹”(统筹存储、共享、安全、标准),实现了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共享交流,推进大数据产业的高度融合。

  随之而来的是,苹果、高通、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等20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相继落户贵州,投资总额超过2400亿元。截至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到9500多家,数据中心服务器超过7万台,大数据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创下后发赶超、弯道超车的奇迹。

  在大数据浪潮下,贵州的传统产业也走上融合发展之路。“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和“万企融合”工程,正是贵州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作出的有益探索。

  “当前,我区正大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在消除‘数据孤岛’和打破‘部门壁垒’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参观完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局长席扬表示。

  距贵阳300多公里的重庆,同样抓住了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打造了全国首个以数字经济命名的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把大数据智能化引入各行各业。

  2018年重庆市共有数字经济企业1.54万户,增长35.6%,数字经济服务类企业达1.41万户,增长38%,涵盖软件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企业接连落子山城的同时,重庆本地互联网企业也风生水起。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平台聚集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万家服务商和600万家雇主,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设实体园区,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5万家。去年,猪八戒网在广西设立南宁总部,计划通过3年时间,搭建完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广西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黔渝两地大数据产业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成为带动经济的引擎,非常受启发。”“解放了思想,取到了‘真经’,关键是要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转化应用。”学习考察期间,代表团成员纷纷发出由衷感叹。

  关键词:新通道

  贵州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重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进入新时代,开放合作越来越成为西部省份共同的强烈心声。

  深化合作,商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沿线省份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正是代表团此行重要目的之一。

  重庆团结村铁路中心站,花花绿绿的集装箱如积木般排列,搭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繁忙的新风景。4月13日,一列满载25个集装箱大柜,货值超过800万元的汽车零配件“定制化”班列从重庆发车,在钦州港转运首赴印度,全程仅需20天左右,实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又一新突破。

  除了重庆,四川同样因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密切了与广西的联系。

  4月25日,代表团前来考察的当日,搭载着货值达80万美元的神龙汽车配件的79797次南向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于2天后抵达钦州港东站,最终转接海运船到达越南朱莱。作为川桂两地“牵手”成果之一,这条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901班,通达全球71个国家、166个港口。其中,“渝黔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854列,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累计开行67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累计发车846车次;川桂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稳定运行,仅今年前4个月,北部湾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双向对开的班列已达180列,同比增长近4倍。

  据中铁南宁局集团董事长康维介绍,铁路部门为压缩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铁路货运时间、降低运费做了大量工作,“从成都到钦州的集装箱班列,运行时间由119个小时压缩到目前的55个小时,运价下浮30%,相当于为每个集装箱优惠2400元左右。”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倡议者和积极推动者,今年1月,重庆和广西合资组建“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平台公司,并吸纳新加坡、甘肃、贵州物流企业加入,形成了省级政府层面、部门层面、企业层面的推进工作机制,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广西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强调要在“北联”上拓展,四川全面开放战略突出“南向”,两区省开放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有机衔接。为发挥成都、宜宾、泸州等地南向开放的产业优势、铁路港口优势和钦州市的出海口优势,成都、宜宾、泸州3市已与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确定了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思路,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拟在钦州建设,预计项目总投资额约20亿元。

  在果园港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在一带一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在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铁联集成都中心站,代表团成员在对比观摩中深受触动——

  “既坚定了信心,也看到了差距,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和动力。”康维表示,将合力推进黄桶至百色等跨省重大铁路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钦州东集装箱中心站、南宁国际铁路港布局和功能,加快搭建铁路、港口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运营平台。

  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认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联通的重要交汇门户,广西要抓住时机,深入开展与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务实合作,互设“飞地园区”,争取一批大的合作项目落地落实。

  “新通道陆海联运还存在一些瓶颈。”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蒋连生说,各方要再接再厉,不断完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和贸易便利化,推进铁海联运、跨境陆路运输规模化、常态化运行,共同推动沿线通关一体化,共同争取铁路运价下浮等优惠政策,促进重点物流节点降费。

  一路走来,广西与黔渝川三省市主要负责同志达成重要共识:建好新通道,对深化沿线省份合作有牵一发而活全局的重要作用。要做好“通”“畅”“降”文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建立关检、铁路、金融等方面跨领域工作机制,共同整合资源支持新通道建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动能

  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用了4年;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仅用3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三级跳”,经济体量和进出口贸易均居西部首位,靠的是什么?

  “作为人口大省、科教大省、资源大省,四川拥有很多独特优势。”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主任李彦平认为,“但根本在于坚持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牌国企东方电气集团走过跌宕起伏一甲子,从一个地方水力发电设备厂起步,经过“二次创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之一,铸就民族工业的辉煌;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京东方科技集团一次次向技术巅峰发起挑战,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第一家可量产柔性OLED显示屏的企业,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

  原本是单一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大型民营科技企业通威集团在市场大潮中主动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和多元化经营,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不仅水产饲料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1/4,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晶硅电池生产企业;

  为打造特色化的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集群,交子金融科技中心集聚了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吸纳创新创业团队超过150家;

  ……

  传统产业青春焕发,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短短几年间,四川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2018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

  “广西正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千方百计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四川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很大启迪。”自治区工信厅厅长莫桦说。

  政策制定从“配菜”变“点菜”,推动企业发展从“给优惠”变“给机会”,公共服务从“个别服务”变“生态营造”;在全国率先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实施全生命周期企业培育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只要企业作出信用承诺,行政机关就将行政许可事项后置,按照承诺书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对项目实施监管……得益于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2018年成都平均每天有112个新经济企业诞生,新经济已成为推动成都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成都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打造供应链、金融链、服务链,令人钦佩。”南宁市市长周红波说,南宁在贯彻落实强首府战略中,将充分借鉴成都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好理念、好作风、好办法,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推进现代服务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放眼黔渝川,三省市都拥有一批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走上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双创”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国有经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充满活力。

  “当前广西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兄弟省份在培育壮大新经济、新动能方面的创新举措让我们获益匪浅。”李彦平说,我们要认真吸收借鉴,结合广西实际把学习考察的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兴乡村

  贵州花茂村,四川战旗村,一个位于黔北山区,一个处在川西平原,两村相距500多公里,现如今都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样本。

  花茂村,原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贫困村,高峰时期有3000多人在外务工,其华丽转身的秘诀在于“守住绿水青山,做优做强乡村游”——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改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大拆大建,按照黔北民居样式,千余栋房屋突出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等特色元素,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把乡愁作为文化来经营。2018年花茂村接待游客达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过5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7万元。

  战旗村,原本也是一个普通小村庄,其振兴的秘诀在于“推进集体企业集中化、耕地集中化和居住集中化”——抓住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用地入市等,使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全村有13家企业,主营农副产品加工、郫县豆瓣及调味品生产、食用菌生产和旅游业,村集体经济资产达到570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黔渝川在加快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方面,有很多好经验,让我们深受启发、深有感慨。”学习考察期间,不时听到代表团成员发出感叹。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与贵州一样,当前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也已进入以做好后续扶持为主的阶段。贵州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集镇黄金地段鸭溪商贸城,是播州区占地面积最大、搬迁入住人数最多的安置点,惠及周边6个乡镇的335户1410名贫困群众。

  “把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到集镇,等于间接让大伙放下锄头,寻找新出路。”鸭溪镇党委书记张旭向前来考察的广西党政代表团介绍,安置点共有住房932套,为让搬迁群众留得住、能致富,鸭溪镇实施“三结合”即结合集镇、结合商贸、结合园区的帮扶措施,统筹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助推贫困户创业就业奔小康。

  类似鸭溪镇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贵州省共有900多个。按规划,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涉及全省83个县9449个村,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1/3、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的1/6,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目前贵州全省完成140万人搬迁入住。

  一边考察、一边对比,代表团成员也在思考着“广西学什么、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

  “从搬迁群众就业、就医、融入城市生活、小孩上学、社区服务等方面入手,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贵州的做法值得学习。”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说,崇左脱贫攻坚工作重心已从解决好“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他山石,可攻玉;行千里,致广大。

  虽同为西部地区,但广西与黔渝川三省市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仍有不小差距。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更大力度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提速、开放再扩大、脱贫再发力,集中力量破解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加快推动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编辑:芝洲莫鱼  作者:记者 董文锋 魏 恒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