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立春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田间地头便热闹起来。借着偶然露头的太阳,南一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荣抓紧整地、育秧、囤水、备肥,今年他计划种3亩水稻。忙碌之余,他还不忘巡查村里的耕地,履行他作为南一村田长的职责。“耕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一定要保护好、多种粮。”
全州县位于广西北大门,历来是桂林市产粮大县,素有“桂北粮仓”的美称。“我们率先从省级层面全面推行田长制,压实落细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网格化监管的责任。”广西自然资源厅厅长、自治区田长制办公室主任陈建军介绍,广西已设立自治区、市、县、乡镇、村五级田长,并逐步组建各地巡田队伍,完善动态巡查体系,扎牢耕地保护“网格”,确保“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
田长制建立后,王军荣感觉到保护耕地的担子更重了:“过去我们一直很重视耕地保护,但明确实行党政同责和网格化管理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各级党委、政府对粮食安全更重视了,耕地保护除了村一级,各级都有人抓、有人管。”
南一村只是广西扎牢耕地保护“网格”的一个缩影。202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成为全国从省级层面全面推行田长制的“第一梯队”,拉开了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和网格化监管的序幕。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年内共落实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997宗,补充耕地数量1.65万公顷、水田规模5317公顷;坚决执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要求,共查处整改违法用地3.5万余宗,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131宗,同比下降77.3%,新增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在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广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双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21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达4234.35万亩,总产量138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6%和1.2%,较好保障了“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