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南宁市旅游市场人气高涨,各类文旅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共赴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春文旅盛宴。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859.8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28%;实现旅游收入78.5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85%。游客接待人数位居全区第一。
2025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的第一个春节,在春节申遗成功的推动下,打卡非遗活动、体验民俗文化成为今年春节游客的热门选项。为此,春节期间,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各县(市、区)、景区推出新春文化旅游活动近百场,其中围绕“非遗过大年”主题开展的民俗活动成为今年春节活动的新亮点,深受游客市民的喜爱。
如横州市推出2025年“多彩横州”施家大院春节民俗展活动,青秀区开展刘圩镇斑山庙会系列活动,宾阳县组织开展2025年炮龙文化新春系列活动非遗集市等。
南宁市的新春繁荣景象也通过央视等中央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播出,其中大年初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CCTV-13的《新闻直播间》节目直播南宁三街两巷的新春活动;大年初四,南宁市的壮族三声部民歌、五色糯米饭和南宁年糕项目登上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舞台,CCTV-1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央视网同步直播,共同向全国观众展现中国绿城·老友南宁的独特文化魅力。
随着时代发展,“年味儿”的不断演变,市民游客期望更多的春节“打开方式”,南宁市春节消费也有了更多新热点、新方向。
依托新技术、新理念,打造新场景、新业态。南宁市各景区、旅游企业齐齐发力,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节日消费选择,带动文旅消费市场提质升级。如青秀山举办“壮美广西 灯耀南宁”2025年青秀山新春灯会,人气火爆,春节假期入园游客量达90.84万人次,创历史纪录;花花大世界、园博园上演2025南宁春节艺术烟花秀,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看;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举办方特东南亚水灯节、天灯大典,两千架无人机和天灯闪耀夜空;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办2025年南宁城隍庙会暨邕州古城新春国风嘉年华活动,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游玩体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4.76%……
演艺市场持续火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剧场、三街两巷人民剧院等演艺场所上演一大批精品演艺节目、剧目。如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推出大型卡通人偶剧《九色鹿》,南宁剧场推出沉浸式大型下雪互动秀《阿拉丁之魔法世界》,三街两巷人民剧院推出轻喜剧《三街两巷》等,满足市民游客的观演需求。
以春为媒的“赏花经济”不断升温。青秀山新片区丘石花园举办的2025 年青秀山瓦来来赏花季——青秀山山水郁金香花展游人如织,宾阳县陈平镇名山生态旅游区的“冬韵名山 共享‘梅’好”2025年岭梅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吸引游客大批前往。紧扣“春游热潮”,南宁市在小红书平台特别策划打造“南宁春游记”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向市民游客推广南宁市春景春色。
特色线路产品加持,开启缤纷之旅。今年春节假期放假8天,成为年度最长的公共假期,在“合家欢”的大氛围下,各类家庭游、自驾游、短途游、亲子游备受青睐。为此南宁市推出“水果自由寻趣游”“中国绿城休闲游”“邕城缤纷研学游”等多条精品线路,丰富游客在南宁的新春乐游之旅。
春节期间,南宁市各公共文化场馆亦纷纷献上文化惠民“大餐”,邀约市民游客共赴佳节“盛宴”。如南宁市民族艺术研究院开展2025年南宁市“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南宁孔庙举办南宁市第十届新春文化庙会;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携手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精心打造“2025年南北联动新春惠民线上系列活动”;南宁市博物馆、南宁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顶蛳山遗址博物馆等策划推出了“文博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等,共同营造一个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新春氛围。
新春佳节,南宁市积极推出一系列优惠惠民政策引客入邕,积极发动南宁市景区、旅行社、酒店针对东北游客推出“冬游南宁”优惠措施,包括首道门票免费、船票5折、酒店3.5至5折的优惠。全市12家A级旅游景区对持首次办理台胞证的台湾同胞,免收首道门票费用,其余73家A级旅游景区均无首道门票。各县(市、区)、旅游景区、主题乐园、休闲街区亦趁势推出一系列文旅体商惠民互动促销活动和惠游措施,吸引游客前往游玩消费。春节假期,外地游客显著增加,区外游客同比增长18.56%,推出的7条“冬游南宁”旅游线路,也让“南北友谊”越发醇厚。
此外,春节期间,南宁市推出的花式多样的新场景新玩法,进一步渲染年节氛围,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综合消费,在“240”免签新政与第一个非遗春节叠加效应下,入境旅游市场进一步增长,出入境口岸迎来海外客流小高峰,据统计,1月28日-2月4日,酒店接待港澳台及外国游客近3500人,其中排名前三的国家(地区)是越南、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图文由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