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已开,备耕正忙。近日,“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柳州市融安县,深入广西融安蚂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慧果园与广西融安一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金桔深加工厂房,从精准滴灌到果片冷冻,从田间数据到国际市场,融安金桔如何在非丰收时节实现有备而耕、以智促丰,呈现出一条科技赋能、链条贯通的现代农业振兴路径。
蚂蚁农业智慧果园。庞春妮 摄
走进果园,一幅数字农业的图景正在铺展。虽然仍未进入挂果季,但在蚂蚁农业的智慧果园,金桔的丰收准备早已启动。园区通过手机系统实现远程控水施肥,配合对土壤微量元素等的实时监测,逐步建立起一套数据驱动的种植模式。
果园负责人韦小东介绍,他们正通过不同地块长势与施肥配比的实验,不断摸索出最优管理方案,为秋季的丰收积蓄力量。此外,为更好地衔接后续工业加工环节,果园在种植过程中就与加工企业保持紧密沟通。根据加工企业对金桔品质、大小、成熟度等,在满足鲜销市场的需求后,全力供应加工企业。
农业方式的转变,也正在重塑传统种植的边界。在这片百亩果园里,从经验决策转向精准调控,从依赖天气转向预判管理,一株株金桔树在智能化系统中生长。园区已获得湾区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今年又引入雾化大棚新技术,在稳定品质的同时提高单产,产值预计突破500万元。
得益于科技和标准的“双轮驱动”,融安金桔逐步打开高端消费市场。果品不仅畅销江浙沪、京津冀等主销区,还进入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盒马等大型商超。韦小东说:“我们希望从一棵树的精细管理,走出一条振兴一方的产业路径。”在系统化的支撑下,春耕已不只是开始,更是未来丰收的注脚。
一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果品加工生产车间。庞春妮 摄
如果说一线的科技管护为果实打下基础,链条另一端的深加工则让金桔焕发出更大的商业潜力。在高泽产业园,一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果农筛下的金桔小果进行切片冷冻、冻干处理,转化为果片、果茶、果膏等多种产品,无论金桔大果、小果都成为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爆款”,这一转变正是农业向工业转变的生动体现。
负责人张开量说,自2021年建厂以来,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形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已获得香港“正”印认证,并逐步布局东南亚市场。
如今的工厂不仅是技术车间,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点。产业链条的延伸,不只是加工流程的拓展,更是对资源价值的重构。一颗果的命运,不止于能否上桌,更关乎能否入链、能否创收。
眼下,该企业与果农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原料对接机制,既减少了浪费,也带动了就业。在加工一线,金桔的命运被延续,也让融安金桔在“桂字号”品牌的赛道上跑出新势能。
金桔加工产品。庞春妮 摄
从一株果树的智慧管理,到一颗融安金桔的深加工转化,再到品牌的市场拓展,融安金桔构建起集种植、销售、加工、品牌于一体的完整链条。在这条延展的产业线上,科技在地下扎根,品牌在市场中生长,260余年的种植传统与现代农业理念深度交融,加之农业向工业的全面跃迁,为融安金桔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这颗“桂字号”小果持续释放出大能量。
近年来,融安县围绕“扩面积、提品质、树品牌、促流通、重科研”系统推进,全链条各环节不断优化整合,标准化、智能化、多元化建设成效初显。全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2.6万亩,年产量2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接近百亿元,品牌价值突破59亿元,已成为“桂字号”区域品牌体系中的亮眼代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语境中,融安金桔正以一果为媒,联通农户、企业与消费市场,形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带动10万农户、3万脱贫人口参与其中。一颗金桔,串起土地与市场,也构筑起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