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宾阳县清平水库补水工程合江水库项目建设工地,没有震耳欲聋的机器振捣声,现场只有两三个技术员在监工,只见提前按比例配置、搅拌好的混凝土泥浆像水一样从铁管里流出来,流进堆放在预支好的模板内的石堆里,不到一小时,一个仓的混凝土就浇筑完成了。
据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金峰介绍说,堆石混凝是高流动性的,施工进度快,填充率可以达到毫米级别,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比普通的混凝土技术节约近100公斤,采用大规模机械完成,既减少了人工参与,又避免了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不稳定现象。
清平水库补水工程合江水库项目是广西首次在水源工程的大坝建设应用堆石混凝土技术,该技术的引进推广为我区大规模实施水源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围绕水利重点建设领域,我区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转化力度,2013年共推广2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并在全区水利重点建设领域中培育100个自治区级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园区(示范工程)。
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我区大力推广木桩等天然用料,以及生态混凝土、网笼、生态袋等新型环保材料,建成了“桂林市桃花江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精品工程,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路通”的目标。
为解决甘蔗等特色产业的灌溉用水问题,我区引进推广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成套技术10项,大力推广地面式滴灌、地埋式滴灌、喷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5项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智能化、太阳能、水垂泵提水技术等5种新技术,通过实地试验对比,让广大农民在田间地头看到了水利新技术带来的效果。目前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武宣县、柳江县、鹿寨县、合浦县等7个县(区),均建立了1000亩以上示范区和核心试验区。通过专家组对2013年试验区的糖料蔗测产验收,各种新的技术模式比无水灌溉甘蔗平均增产2-3吨以上,其中江州区滴灌设施区产量8.56吨/亩、含糖分15.48%;微喷灌试验区产量8.33吨/亩,含糖分13.68%;地埋式滴灌设施区产量8.20吨/亩,含糖分14.33%,达到了增产和糖分品质“双增”效果。
此外,我区还成功引进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U型渠道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以及推广我区自己的研究成果——“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在渠道防渗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过去依靠大量人力劳动的传统施工办法,同时大大提高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目前已在北流市、兴安县、鹿寨县等地开展试点和示范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区将每年安排自治区水利科技专项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在重点领域上着力开展一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攻关,通过实施“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模式研究”、“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及风险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等重大水利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子课题的研究,到2020年,力争科技对水利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