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宁城市首位度现状
南宁首位度是衡量南宁在广西乃至更大区域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程度和指标,从经济、产业、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和城市规模等方面要素,综合反映南宁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度、贡献度和牵引度。但作为首府城市,目前南宁市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大。主要表现在:
1.经济要素。经济要素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某个城市的经济首位度越高,表明该城市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地位越高。南宁市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66%,按人口总量排序,居全区14个市的第一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9人,居全区第一位。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80亿元,创造出全区19.86%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473.66亿元,占全区的2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0亿元,占全区的22.45%。
2.产业要素。空间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空洞化的城市是难以成为首位城市的,而目前南宁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总量规模均居全区第一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2007年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南宁排第Ⅳ能级,位居第31位。
3.科技人才要素。城市的科技实力、科技投入、人才素质、专业技术人员规模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影响力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广西区统计局、科技厅等单位组织的年度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结果来看,无论是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规模)评价得分,还是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在全区14个城市中南宁均居于第一位。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多项指标都居全区首位,
4.公共服务要素。公共服务要素反映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服务能力、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等。2013年南宁全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275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6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扶贫、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在省会/副省级城市中排第8位,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2013年南宁市财政总收入占全区比重为23.68%,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区比重为19.5%,比2012年下降5.74个百分点,说明南宁市财政收入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5.城市规模要素。城市的经济、人口、建设等规模是城市在地区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最直观体现,也是首位度计算的重要指标。南宁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建设空间很大。南宁市区人口280万左右,建成区面积仅有240多平方公里,与拥有5200万人口自治区的首府城市不相称。对比昆明,昆明市区人口358万左右,建成城区面积360平方公里,而云南人口才4000万;南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一般的省会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都会占到全省的1/4到1/3,而南宁经济总量还不到全区的1/5。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要求,要全面提升南宁的城市首位度,大幅提高首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贡献力和辐射力。
南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努力保持一个高于全区、全国的发展速度,一个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速度,才能不断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区“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提升首府南宁发展首位度的思考
1.坚持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综合功能。要着力完善中心城市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在产业布局方面,主城区坚持“退二进三”,加快企业搬迁,工业经济向开发区、工业功能区集聚,城区大力发展都市型新经济业态。在城市硬环境方面,坚持以道路、河道整治带建设、带保护、带开发,形成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等。加快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重点推进机场新航站区、火车东站、地铁、高等级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道路网络,使城市交通更加畅通、安全、高效。大力推进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提升五象湖、相思湖、明月湖等城市湖泊生态景观水平。继续抓好“老南宁·三街两巷”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完善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以及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危机处理在内的各项体系,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落实好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位一体”方针,尤其要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从而确立区域现代装备制造业高端地位。搭好平台筑巢引凤,促进园区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实现现代工业形成集群,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千亿园区板块、百亿企业群体、十亿企业方阵和特色品牌聚集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城市必备的优势。要走产业融合之路,在保持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研发、创意、营销、服务外包、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突出抓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省会经济、空港经济,通过服务业发展来整合集成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确立城市先进制造业的高端优势,形成二、三产业互动并进格局。整合旅游、商贸、文化等各类资源要素,以现代经营方式、信息技术和服务理念提升传统服务业,从而形成各种板块集聚的整体优势。
3.坚持城市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建设创新型城市。一是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推进区域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建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二是搭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探索形成公共财政扶持创投机制,完善创新活动融资担保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来邕。
4.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力资源相匹配,努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寻求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合理变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二是加强与在邕高校合作,大力开展人才培育工程。南宁既要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又要引导在邕高校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开展软件服务外包、金融等方面人才实训。三是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各类高层次人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创业扶持和激励政策,建设创业人才公寓,努力降低城市创业成本,形成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创业的综合环境。四是正视大量存在的外来劳动力,从政策上扶持发展职业培训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整体提升产业人口的素质,增强城市的整体创造力。
5.坚持城市发展与文化提升融和互动,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城市。一方面要继续努力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三大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努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打造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城市融和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城市的“形态”、文化的“神态”、市民的“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