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钦州撤地设市20年的腾飞之路,靠的是大港口这个经济建设龙头的强力牵引。从当初的一片荒滩到如今现代化的码头和仓储,钦州港的成长壮大,倾注了历届党委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心血。回顾历史,可以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开辟未来。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钦州港建设发展回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白手起家”
过去,这里曾经滩涂茫茫,荒草苍苍,是不起眼的偏僻渔村。
今日,这里依旧潮涨潮落,山岛耸臷,却已成就了深水大港。
在孙中山先生编著《建国方略》精心设想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的南方第二大港愿望,历经95年的风雨兼程,历经22年的沧桑巨变,最终在钦州港这片热土上实现。
钦州史称天涯,然而天涯并不遥远。
早在1919年,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发表的《建国方略》中,提出在中国沿海建设7个大海港的构想,钦州港荣列其中,并被倡导建成南方的第二大港。
这一设想,让钦州人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1984年,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的中国沿海开放的框架下,国务院把北海(含防城港)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之后不久,北海和防城港在国家和自治区的计划并支持下,建起了商务海港。
看着左右建起了港口,站在广西北部湾的中心地带,守着天然良港资源的钦州人苦苦思索探求着一条建设港口的“航道”。
终于,改革大潮的冲击让钦州湾再也不能“平静”了。1991年初,原钦州地区和县级钦州市的决策层决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钦州港。不久,钦州港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1992年5月,顺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祖国处处东风吹来满眼春之势,钦州出台了两份对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一份是钦州港总体布局规划,一份是钦州港首期两个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的可行性报告。两份文件均是委托国家交通部驻上海三航院提交,经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专家的认真论证,同时在钦州获得通过。
8月1日,钦州港作为广西地方重点开发建设工程庄严奠基。钦州港建设拉开帷幕。实干第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钦州建港的决策和启动,引起国内专家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更激发了钦州人民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极大热情。建港规模,一期工程由最初设想“量力而行”的一个2000吨级码头,到一个5000吨级码头,再到最后确定的2个10000吨级码头。规模扩大了,没钱,就钦州地区出一点,县级钦州市出一点,其余大部分靠干部群众捐款。当时,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积极参与。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用平价土地支持建设项目。就这样,钦州在上级只给50万元“开张费”的情况下,靠干部群众捐献的2000多万元,加上“两个一点”解决项目资金投入。
一年多的大会战,建设者们加班加点,不畏艰难,劈下了100多座山头,填平了100多条沟壑,修通了20多公里的进港公路,按时完成了任务。
1994年1月16日,钦州港隆重举行了开港典礼,首期码头泊位投入试运营,钦州终于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加入到建设和经营港口的沿海城市行列。也就是在这年1994年10月,钦州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历来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钦州,得以在新的体制下,全面进入城市发展的新时期。
钦州撤地建市以后,继续演绎着建设大港口的激情。供水、供电、堆场、仓库、装卸、引航等配套工程一个个逐项实施;集疏港运输的钦(州)-北(海)、钦(州)-(钦州)港和钦(州)-黎(塘)铁路相继竣工,钦(州)-防(城港)高速公路、钦(州)-陆(屋)一级公路等高级公路先后建成,构成了钦州立体交汇的交通网络。
“白手起家”的钦州港,建设资金是最大的瓶颈。
没有专项资金支持,钦州市实行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市场运作、投资多元”新模式,使港口资源成为吸引资本向区域内流动的“磁场”,多家业主码头和仓储项目落户港口。
开港以来,在国家资金投入极少的艰难情况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发扬上马第一、实干第一的精神,先后投入资金40多亿元完成了3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勒沟铁路专用线、鹰岭铁路专用线、仓储和港区道路等一大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胆引进BOT、业主制等市场运作机制,招商引资建设业主码头、仓储,建成了广西天盛油气、东油、国星、中石化等一大批工业配套码头和业主码头,并建成了食糖、植物油、沥青、粮食、成品油、液化气等仓储项目,再加上港口集团公司不断壮大,港口物流中心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1994年6月,钦州港口岸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为国家一类口岸,1997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1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运作。
进入20世纪的后3年,钦州港二期两个5万吨级、一个3万吨级、一个万吨级和8个1000-5000吨级的泊位及其航道疏浚相继建成。钦州港具备了一定的建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