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率一度”(综合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和群众满意度)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评定指标,而且群众满意度更是评价贫困群众是否真脱贫、是否真正有获得感的一项基础性指标。今年以来,宁明县通过巧设“帮扶贫困户·点亮微心愿”、“访贫夜话”、评比“脱贫光荣户”三个新型载体,大幅度提高群众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以“帮扶贫困户·点亮微心愿”为载体,真正帮扶到群众心坎上。在帮扶工作中,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干部是不是帮到点上。以往干部下乡入户给贫困群众送物资,大多离不开油、米、面“老三样”。现如今,这种“一厢情愿”式的帮扶,有些群众并不领情,也容易沦为形式主义,使帮扶效果大打折扣。而“点亮微心愿”活动通过征集、整理、认领、兑现四个流程,由群众自己提出缺什么,再由帮扶干部帮什么,很好解决了“问需于贫”的问题。虽然只是日常用品、小家电等“小件”物品,但群众打心里感谢党委政府。“帮扶贫困户·点亮微心愿”活动开展以来,该县1362个党组织、22家企业共7600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共征集到困难群众“微心愿”1300多个,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并兑现1200多个。
二是以“访贫夜话”为载体,在双向互动中增进干群感情。现实中,群众对扶贫工作满意度不高,主要是由于群众对扶贫政策“不知晓”,才导致对帮扶干部“不认帐”,对帮扶效果“不认可”。通过开展“访贫夜话”活动,该县县处级领导、县直挂点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分别到联系点驻村蹲点2次和1次以上,利用晚上时间与群众商量制定脱贫对策。同时,通过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互动交流、扶贫政策“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干部“出题”、群众“回答”或群众“点题”、干部“回应”的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把扶贫成效讲清,让群众“认可”;把扶贫政策讲透,让群众“认同”;把干群感情加深,让群众“认亲”。“访贫夜话”活动既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也增进了干群情谊,深受群众欢迎。今年以来,全县干部参与“访贫夜话”2300多人次,落实物资折款150多万元。
三是以“评比脱贫光荣户”为载体,以双重奖励转变群众“戴贫困帽光荣”的落后思想。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一些贫困群众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贫困户甚至存在不愿脱贫、不想脱贫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该县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在全县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脱贫光荣户(屯、村)评选活动。今年以来,该县共评选出历年脱贫光荣户500户、脱贫光荣屯10个、脱贫光荣村2个,分别给予300-1000元不等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脱贫光荣证,同时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双重奖励”,进一步树立了“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营造了“勤劳致富、脱贫光彩”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较好地推动了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周贻刚 何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宁明县]签订一个投资29亿元肉牛新品种扩繁及饲养项目
12月14日,宁明县人民政府县长黄一碧(前右一)与北京华昊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明(前左一)顺利签订总投资额29亿元的肉牛新品种扩繁及饲养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详细】
[宁明县]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一百八十亿元大关
宁明县认真制定出台县内外贸出口奖励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口岸+加工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了“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今年1—11月,全县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18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1%,占年度 【详细】
广西产业扶贫政策探析:既是根本之策也是根本之路
“没有产业支撑,贫困村的脱贫摘帽工作从何谈起?”上林县西燕镇侯面村是南宁市2016年整村推进的脱贫摘帽村,该村第一书记张轰烈的一句话,就将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给点明了。 【详细】
[平果县]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资金监督管理
今年以来,平果县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和脱贫攻坚投入力度,围绕全县脱贫攻坚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以县为主、权责对等,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的原则,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把目标相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