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0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韦明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让乡村真正美起来、农村经济强起来、农民生活好起来,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围绕加快国际旅游区建设,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多措并举做大乡村振兴“蛋糕”,助推了巴马城乡经济百花齐放,以实际行动和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在深化改革创新方面。该县注重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让巴马经济发展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为追赶超越提供强大动力。重点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五大攻坚战”、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寻找突破口,突出为民取向,加快推进“健康巴马”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晓改革、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做大乡村振兴方面。该县全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以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核心区、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为契机,把发展长寿健康养生文化旅游业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首选路径、主选产业,在改革机制上创新、在长寿资源上整合、在健康产业上融合、在养生文化上先行,引领了大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少地处山区的贫困村改换新貌。“这里真的太美了,在这里不仅能眼看秀美的生态,住在群峰里,吃到地道的农家菜,还能观赏到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参加篝火晚会,真是让人陶醉!”游客在平林村游玩后感叹不已。近年来,在长寿健康养生旅游的带动下,该村依托“青山绿水”的峰丛自然资源优势和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深挖瑶族文化底蕴,打造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蓝图,打造游客观赏农业美景、体验农趣活动,领略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短短几年发展成为“旅游天堂”,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小小的村庄实现从“贫困村落”到“健康养生天堂·美丽乡村”华丽蜕变,成为巴马“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积极推进长寿健康养生和乡村景区化建设一体化发展,形成“村村是景、四季可游”,按照产业围绕旅游做、项目围绕旅游争、设施围绕旅游配、乡村围绕旅游建、“三农”围绕旅游抓、资金围绕旅游投的要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吃住行游购娱”等,同时,推进旅游市场、乡村清洁化整治,重拳整治乱收费、非法行医、欺客宰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等旅游市场乱象,清洁乡村不断创新、加大力度支持减排、污染防治和改厕工作,重点做好打赢乡村“蓝天保卫战”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2017年获得了“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称号、入围“2018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候选单位。

  在凝聚发展模式方面。该县积极统筹推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立足“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改革路子,成立巴投集团,成功引进天津宝迪、那澜湾、百宝乡等12家龙头企业落户巴马,有效促进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十大百万”扶贫产业有效实施,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创建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建立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以创建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农服务”的宗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新增农民合作社88家,新增家庭农场5家。2018年,全县统筹推进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15个,总投资818.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12亿元,年度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关键节点214项,有效地增加了就业岗位,扩大了旅游惠及乡村的受益面,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