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共有10个自然屯,其中藏在大山深处的铜板屯是一座石山寨子,由于严重缺水,寨子里石漠化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没办法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2013年前,铜板屯有16户96人,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大多数村民都外出打工、经商,一度只剩下6位老人留守,成为当地有名的“空巢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地政府积极筹集资金,大力开展道路、人畜饮水工程、太阳能路灯、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使铜板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铜板屯于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百年老村从空心孤寂到重现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乡土特色示范村”,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寻觅乡愁。
春来百花开,夏来瓜果甜,秋来枫叶黄,冬来腊肉香。村民们先后在石头缝里种植了李树、桃树、山野葡萄、蓝莓、樱桃等果树750余亩,成立了铜板高山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如今的铜板屯常年游客络绎不绝。这个偏远小山村,开始变成远近闻名的休闲养生旅游好去处,还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和“广西绿色村屯”。目前,8户农家乐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带来50万元的收入,铜板屯所在的崖脚村因此被评为“全区旅游扶贫重点村”。(覃庆和 )
2020年7月21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革雄在摘桃子。(覃庆和 摄)
2020年7月21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游客在品尝桃子。(覃庆和 摄)
2019年2月28日,游客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赏花游玩。(覃庆和 摄)
2019年2月28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拍摄的李花掩映下的铜板屯。(覃庆和 摄)
2019年4月16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骑着摩托车去劳作。(覃庆和 摄)
2019年4月16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在搬运石块,准备建设屯内石板路。(覃庆和 摄)
2020年7月21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党支部书记钟世福(右)与村民查看蓄水池的水。(覃庆和 摄)
2020年7月21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党支部书记钟世福(中)、驻村工作队员张宇杰与村民探讨产业发展。(覃庆和 摄)
2019年3月9日,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龙革雄(前排右二)一家人在展示自家农家乐的食材。(覃庆和 摄)
2020年3月1日,游客在融安县东起乡崖脚铜板屯赏李花。(覃庆和 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安县:组队到东莞市开展“点对点”招商引资洽谈
“融安县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已经通车的三柳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即将通车的桂林经融安至河池高速公路构成了优势明显的交通网络,百公里范围内还有动车站和两个机场,加上融江可以常年通航,在工业用地、用电、用水等都有一定的优势,请尽快到融安考察,欢迎来融安投资兴 【详细】
融安县:强短板补弱项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小组到融安县开展2019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考核。通过召开对接会、查阅资料、现场核验等方式,系统的对该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考核。 【详细】
融安县:工厂化养蚕打造产业链
近年来,融安县改变传统种桑养蚕方式,在潭头乡培村村建立种桑养蚕示范基地,通过打造“公司+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的新型示范模式,成立农工贸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桑蚕产业联合体,建立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推动该县“桑-茧-丝”产业链的加速成型,带动当地建档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