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近年来,面对"三期叠加"效应日益凸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考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营实体企业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的支持帮助下,主动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着力抓好发展动力转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涌现出了一批以创新驱动为着力点、以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成功突破发展瓶颈、逆势而上的典型企业。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自治区工商联调研后呈报的《广西民营实体企业自主创新升级转型典型案例报告》中作出批示:"对这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应予宣传和鼓励;对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治区有关部门要主动帮助解决,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日前,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广西范围内走访多家相关企业时了解到,积极践行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坚定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打造品牌走出国门,成为这些民营实体企业成功突围的共同法宝。
科技创新为提质增效之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的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正在到来,记者注意到,下大力气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产品去说话,是所有受访企业均采取的固本之举。
记者在成立于2003年的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看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立命标语。该公司与国家钢铁研究总院及北科大等高等院校实现战略合作,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红土镍矿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研究中心"和"新材料研发中心",利用自有的多项发明专利努力推进红土镍矿合金技术的开发和冶炼,专项研发HRB400及以上系列的新型含镍铬特种钢材,既提升了钢材原有的质量性能,又新增了耐腐蚀、高延展特性,降本增效十分明显,在转型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
"我们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4%-4.5%,目前拥有员工75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30%以上,拥有博士36人、硕士82人、中高级职称110人,"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农对记者介绍,该公司通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特聘专家等平台,引进以院士为代表的高尖端技术专家,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产品产出率,目前产品向海外输出的订单额已从2011年不到50万美元发展到了2015年超过3000万美元。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志满对记者说,通过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天津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引进先进的SAP项目,在科技引领下,补齐农机制造短板,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能力剧增。公司2016年1-9月份销售收入4.52亿元,同比增加51.2%,超过了2015年全年总额;出口创汇4099.5万美元,同比增加217%。
管理创新成优化运转引擎
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在技术方面占有竞争力,企业管理也不容忽视。记者采访中发现,将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考虑,也是这些广西民企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广西裕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对记者坦言,围绕"稳"字苦练内功,推动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是裕华集团在新常态下创新求变的基本思路。通过重置管理框架、并购管理院、实行电子化印章等一系列变革,达到加强内控实现管理优化。通过升级资质、成立省级科技中心、引入远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软硬件投入,目前企业已经初步凸显了转型成效,2016年该公司完成年产值85亿元,完成税额1.8亿元,仅2017年开局至今,公司就中了8个亿的标。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积极开展管理及商业模式创新,导入卓越绩效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大质量观,从领导、战略、顾客、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方面完善企业管理工作,获得南宁市第二届市长质量奖的认定,同时,顺应国家公私合营的趋势,积极拓展PPP、第三方治理等创新业务模式,成为广西首个承接PPP项目的环保企业,目前已在江苏、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承接多个PPP项目。
广西劲达兴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创新成果评选活动,2011年以来,公司共评选技术创新奖、新产品开发奖、管理创新奖、优秀销售奖150余项,累计发放奖金2300万元,有效激发了公司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公司创新活动的参与人数达500余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0%以上。
全球视野争创国际名牌
"放眼全球,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从世界范围内寻找市场和发展机会,并勇于在竞争中培育国际名牌",对于这一国家号召,广西民营实体企业在响应实践中尝到了全球一体化的甜头。
作为自治区、柳州市重点建设的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企业,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了打造"世界级珠光颜料"的发展战略。据董事长苏尔田介绍,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剑指海外,近两年来已经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销商网络,现在已经在法国建立了海外的研发中心和全资子公司,2017年还将在海外建立3家子公司,并加快在主要应用国家发展代理商,积极推动与日本关西、PPG、欧莱雅等国际行业龙头大客户的合作。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借助国家对北部湾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与北部湾港务集团合作在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创建年产350万吨的钢铁项目,配套型钢生产线填补了马来西亚国内无H型钢生产线的空白,该项目得到了马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已经向国外成功输出了技术与产品,未来还计划通过输出资本、输出管理、输出品牌来打造国际影响力。据介绍,其产品已远销东欧及南美多国,并在印尼、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拥有良好市场,核心技术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海外推广,实现该类技术装备海外输出零突破,印尼APP金光集团连续4年订购该公司4套产品,产品价值2.25亿元,曾有报道称代表了"中国智造"的高水平。
百年之计首推绿色循环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方干净之地,是每一个良心企业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南方认真地对记者说,此话道出了广西大多民企遵循国家号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共同心声。
周南方告诉记者,南方公司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和最大效益,这几年仅在环保的投入就超过了2亿元,厂区的绿化投资也超过1亿元。这家广西最大的铅锌锑综合冶炼企业,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厂区满眼湖光山色,花红柳绿、莺歌蝶舞、一片诗意,记者曾一度怀疑走错了地方。在这里,记者看到冶炼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直接变成工业硫酸,实现二次利用;车间产生的蒸汽余热,直接用来发电,每小时可发电6950千瓦时;人工湖里清澈的湖水是处理后的工业废水,鱼儿在其中悠然游动。
在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记者发现该公司通过拓宽产业链,建成了废水循环利用、废渣综合利用、煤气发电、余压余热发电、蒸汽发电、干熄焦发电等循环经济开发,通过能源回收利用节能补效,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来该公司新增加环保投资3亿多元,对全部的除尘设施进行了改造,厂区绿化覆盖率达30%,公司绿化覆盖率达30%,是地市级"五美企业"、"园林式单位"。
采访的最后,周南方对记者说:"除了靠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赢得出路外,相信党中央相信政府领导能力也是我们企业健康成长的定心丸。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及时为我们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以及工商联的积极作为,是我们实现创新转型的重要推力",周南方的话道出了企业家们最普遍的心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又有新进展 为百姓带来红利
记者7月11日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上半年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又有新进展,多项政策的落实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详细】
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总额居沿边省区首位
7月11日,海关总署在南宁召开边境贸易座谈会,边境贸易“广西经验”获得充分肯定。2017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1469亿余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亿余元,占全国74.4%,在全国沿边省区排第一位;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亿余元,占全国31.9%。各沿边省区表示将学习推广 【详细】
自治区旅发委紧急通知:不合格自助游产品要下架
7月5日,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的海域,因突遇特大暴风雨沉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些游客大部分是自助游出境的。记者从自治区旅发委了解到,目前没有接到船上有广西团队游客的报告。自治区旅发委已发出紧急通知,下一步将重点检查出境自助游业务,下 【详细】
名贵荔枝"仙进奉"将成为广西未来主推优良新品种
近日,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岗位、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分别在灵山和北流举办广西荔枝新品种专家鉴评会及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培训班,会议通过并推荐井冈红、观音绿、仙进奉、岭丰糯、红绣球、桂味等荔枝品种,作为未来广西荔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