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莫梦姜 胡家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南丹县月里镇化良村养鸡大户莫忠宇就搅拌好鸡食,“招呼”他的鸡群前来“用餐”。随着一声声呼唤,成群的乌鸡顿时云集而来。

  “我的乌鸡全部采取林下散养模式,竹林是它们的天然‘运动场’,充分的运动让乌鸡肉质结实,味道鲜美,具有健身养颜、补气养血的功效,故被人们誉为‘名贵食疗珍禽’。”养鸡大户莫忠宇一边用纯玉米给鸡群喂食,一边高兴地给笔者介绍他的乌鸡。

  在月里镇化良村打拉屯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内,近百亩种植着杨梅、苞谷李的果园内,散养着2000多只乌鸡,实实在在托起了莫忠宇的致富梦。

  而三年前,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

  2014年,莫忠宇怀揣着自己的致富梦,开始了创业之路。他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在本村建立了第一个规模化的果园。如果只是单纯种果树,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莫忠宇的脑海里萌生了,他决定再建立一个比较有规模的专业养殖场,搞林下经济——养殖乌鸡。

  创业是艰难的,在竹林下散养乌鸡,看起来容易,但具体做起来可不那么简单。在筹借到第一批资金后,莫忠宇开始着手场地清洁,鸡舍消毒,饲料杀菌等工作。然而在小乌鸡进入养殖场的第二个月,一天就死亡100余只,随后几天,第一批近500只鸡苗所剩无几。创业之初就面临如此大的损失,莫忠宇痛定思痛后,带上有病的小乌鸡前往县畜牧兽医局进行解剖化验,查找原因。莫忠宇意识到,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是养殖的根本。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他不断摸索,查资料、找书籍,手机视频学习,有时甚至专门跑到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找专家咨询,就这样一路坎坷走到了今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底,莫忠宇的乌鸡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000余只,种植的杨梅、苞谷李规模已经达到60亩。

  好酒也怕巷子深。以前莫忠宇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养鸡上,忽视了市场推广和销售。为拓宽市场,扩大销售渠道,他除了传统的跑销路营销手段外,还积极发挥QQ群、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对产品进行电子商务推广和销售。此外,他还采取订单生产、农超对接的方式,与南丹县城的各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问题逐步解决,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去年,年经营收入已经达到50万元以上。

  “致富不忘家乡人,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这是莫忠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化良村是月里镇的3个贫困村之一,面对本村贫困面貌,莫忠宇意识到要把特色养殖业发展壮大,需要整合更多人的力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2017年,他在月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建立了“党支部+脱贫攻坚”模式的发展路线,引进“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联合13户贫困户共34人筹资10万元,成立了月里镇化良村宇宙合作社。在成立合作社之初,他就被群众推选为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在品种、饲料、防疫、销售上实行四统一,此外,他还按照绿色、环保、生态的要求,采取“鸡—菜—果”循环生态养殖模式饲养乌鸡,栽种了近百亩水稻、玉米、蔬菜、南瓜作为乌鸡饲料,大大提高了乌鸡的质量。

  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宇宙合作社已建立乌鸡林下养殖场5个,涉及40多家养殖户,年出栏乌鸡约0.9万只,出栏生态鸭0.6万只,出栏生态猪200余头,销售鸡蛋和鸭蛋近万枚,产值达百万元。如今,靠着这种先富带动后富模式,村里的贫困户不仅找回了脱贫信心,还学到了脱贫经验和方法,一起携手并肩致富奔小康。(莫梦姜 胡家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