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5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陈德仁 林邕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连月来,武宣开展了由“清洁乡村”升级为生态乡村的建设热潮,首批打造的13个示范村屯独具特色,展现了广大群众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日,笔者走进这些示范村屯,感受村屯的新面貌、新气息,了解村屯建设背后的故事。

  大禄山水显“三头”

  黔江河畔的武宣镇大禄村民委码头村依山傍水、乡土浓厚。到过该村的人都说这里有看头、有玩头、有奔头。

  与许多村屯不同的是,该村“堤路园亭院”建设布局合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落、农家、农田、茶园、菜园从哪个角度看都可入景;农家土庄园、土农庄、土饭馆,在哪都能买到包装好的桑葚酒、杨梅酒、鸵鸟蛋、山鸡、黄沙鳖、土蜂蜜等特色农副土特产品。远近都能看到村在绿中、人在景中、乐在村中的景色。

  徜徉江边,这个特色江滨小村凝聚了码头文化和多处古遗址。通过“一场、一廊、一亭、一池、一道、一楼”的“六个一”建设工程再现了文化底蕴、繁荣景象、历史人物、经典事件。浓厚的村落历史文化和仙城品味给人的直接感觉就是有“玩头”。

  不仅如此,桃花、桑椹果、油葵花、油菜花、杨梅果等特色种植及黄沙鳖、鸵鸟、山羊、土鸡、蛇类等特色养殖已成为武宣的特色农业样板。2000亩观光农业、优质果、观赏花卉、木棉树和10种特色养殖,彰显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镇长雷永杰说,通过激发群众的发展热情,码头村成了有“奔头”的特色江滨小村庄。

  2014年12月,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区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村。

  横山村里有“四好”

  1月8日,笔者到横山村采访,几个村民在修建村中水泥路路肩。“之前的水泥路有点窄,做好路肩后,车子进出就安全方便多了。”村党支部书记韦伦色告诉笔者,大家出工是记工分的,哪个出工,哪个不出工,本子上一目了然,年底还要进行表彰。

  该村每个自然屯都成立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三会”组织。德高望重的韦伦色从县林业局退休后被村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不负众望,带领大家一起建设美丽家乡。

  该村属喀斯特地貌,位于209国道旁。村后石山树木葱茏,村前小河清澈见底,河边柳树、水榕树茂盛,生态环境保护得好。

  通挽镇党委宣传委员李永说:“我们政府干部深入村屯夜访,根据横山和克胜两个自然村的特点,规划建设‘一园五区两辐射’示范片,既要完成生态乡村建设,又要促进生产发展和帮助农民增收。”

  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村里成立了一支由20多名青年、族老等组成的队伍,对村屯进行规范管理,不给乱搭乱建,不给破坏生态,协调建设中的用地与纠纷等。

  1月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武宣调研生态乡村建设时称赞道:“大家介绍了基层组织、生态保护、整体规划三个好,我还要加个好,就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得好。”

  那羊山脚现“三多”

  那羊屯是三里镇双龙村民委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广西大瑶山南麓余脉。

  说起“三多”,该镇镇长苏荣胜把它归纳为“民俗文化多,原始生态多,优势产业多”。

  走进林氏祠堂,那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象征着客家民俗文化的林氏祠堂栩栩如生的壁画出自多个名家之手,祖籍与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同宗源自福建的村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一座座鹅卵石古屋散发着浓郁的人文历史氛围。村民理事会会长林华勇说:“那羊屯民风纯朴,族人一直没有闹过矛盾,这与核心价值观的代代相传分不开。”

  说这个村原始生态多,沿双髻山山槽流下的涓涓溪水清澈无比,鳞次栉比的百年水榕树沿村沿河遮阴遍地,没有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形态让人流连忘返。

  1月9日,县委副书记罗君钰到该村指导工作时说:“那羊屯发展了红心柚、牛心柿、龙眼果等特色水果产业,确实是优势产业多。”

  尽管山多田地少,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高涨。截至1月13日,全屯新种植红心柚200亩,村民自主筹资投劳在周边和村里4口水塘边种上草皮和大叶榕等树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