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地务工后,平均每月有1500元收入,比之前好多了。”近日,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贫困户陶间凤边给蜜柚套防虫保湿袋边对笔者说,她靠种地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困难。2017年,吉斗村引进三红蜜柚产业,陶间凤就在基地务工,每天工资70元。
该蜜柚基地通过“村两委+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打造闽桂三红蜜柚种植基地贫困户产业园,通过流转15户贫困户的57亩土地、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等途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蜜柚只是吉斗村特色产业之一。吉斗村还有鸽子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沃柑种植基地等,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走上产业致富路。在金吉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每天约有20人务工,包括本村贫困户16人,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超过1600元。目前,该村还有5户7人没有脱贫,已脱贫的23人都曾在基地里务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港北区: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一个个扶贫车间机声隆隆,一幢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6月时节,行走在贵港市港北区,扑面而来的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崭新面貌。 【详细】
港北区庆丰镇驻村工作队员跑“销路”
“鸡鸭有销路了,还在贵港城区建立供应点,日后再也不愁销路了。”这几天,港北区庆丰镇石卓村定明合作社负责人黄焕定心情舒畅,说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详细】
奇石乡:因人设岗促就业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一定干好卫生保洁工作,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6月7日,港北区奇石乡新清村贫困户覃运俭对笔者说起未来生活满怀信心。 【详细】
港北区:集中攻坚补短板
“大伯,最近身体挺好吧,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我尽力帮忙。”6月9日,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杰文到贫困户廖运袖家中收集贫困户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廖运袖说:“就愁家里80多只小鸡的销路。”黄杰文在本 【详细】
港北区武乐镇水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快
港北区武乐镇水石村做好借势发展、借智作为、借力推进“三借”文章,实现村民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双赢”。今年1-4月,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4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