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王贞桐 蒋 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家居卫生清洁地,人在欢乐和谐中”。这是兴安灵渠水街旁一户人家新贴的春联。

  兴安,因秦始皇时代开凿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为一脉,带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相互交融而久闻于世。

  2月24日,记者踏春又到兴安县城,只见古老的灵渠仍是清流悠悠,垂柳依依,桃红李白,曲径幽幽,游人如织。特别是建在灵渠两岸两公里长的民居水街古色古香,整齐的一排排名树名花掩映其间,更给古老而又时尚的兴安县城增添了名胜名景的气息。

  “你们把道路打扫得这么干净,还把这灵渠保护得这么好,炎黄子孙永远感谢你们。”当天中午时分,走过灵渠“万里桥”的一位新加坡华侨老人,上前握住正在保洁的环卫工人陈师傅的手说。

  古老的灵渠如今更加灵秀,兴安县城更加魅力无穷,的确应归功于持之以恒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兴安人民。

  自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兴安县委、县政府认真把这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抓紧抓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清扫大街小巷,组织干部群众坚持日常清洁卫生规章制度,经常深入实地检查、指导、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

  走在灵渠边的水街广场,兴安县建设局长孙玉杰说,春节期间,这个广场每天都有文艺演出,观众每场有千人左右,但是场地总是保持清洁卫生。他说,几个月来,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县里筹集700多万元经费,对县城一些主要路段和小街小巷进行改造,添置、维修市政环卫设施,绿化美化大街小巷和居民住地等,全力解决县城环境卫生问题。还采取财政挤一点、单位出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县财政安排7000吨水泥支持城镇和村屯进行环境卫生的整治和道路硬化。由此带动城镇和村庄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55个村屯的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切实改善了村庄环境卫生面貌。

  “家居卫生清洁地,人在欢乐和谐中”。这是灵渠水街旁一户人家新贴的春联,也是兴安的一个现实写照。户主文勇对记者说,兴安人切实增强抓好“城乡清洁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到市容整治行动中,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自觉打扫自己门前和庭院的卫生。爱清洁、讲卫生逐渐成为兴安人民的共识和行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全民参与城乡清洁卫生运动的新局面。

  该县上下齐心协力,各单位、各部门整体联动,重拳出击整治县城“五乱”和清除垃圾死角,坚持环卫日常保洁工作,组织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职工持之以恒地对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集市等卫生死角进行了清理整治。同时严格市容市貌整治,处理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违规事件370余起,拆除临时搭建物和遮阳棚253多处,对路段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交管部门专门增设巡逻车,上街巡查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并对各街道的车辆停放位置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有效解决了车辆乱停放的“老大难”问题。

  采访中,兴安县委书记粟定成说,“城乡清洁工程”重在坚持和督促检查。兴安县已经初步建立健全多项规章制度,将“城乡清洁工程”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和部门、乡镇工作目标考核。成立了监督检查组,采取集中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重点督查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县清洁工程实施全方位检查指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定期复检。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在全县实行问责制、督查制、奖惩制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粟定成表示,要特别把“城乡清洁工程”作为整顿干部作风的突破口,下大力气整顿干部作风,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干部严肃处理,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行政执行能力,打造良好政务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