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1日 来源:巴马县行政综合执法局、巴马县委党校 作者:陈莹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贫困地区民生问题研究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着重从繁荣农村文化、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八个方面重新强调。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疑地是生存问题,即民生问题。

  一、目前我国社会民生的特点

  一是农村面宽存异,期待政府资助。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5%左右,标志着在我国有近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决定了发展农村社会民生事业的紧迫性和难度。农村社会民生需求的差异性,对那些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农民来说,他们的诉求更倾向于减轻生活负担,拓宽增收渠道,改善生存条件;而那些仍处在贫困线和绝对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他们的诉求倾向于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生存得好些。差异性决定了发展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必须因地制宜,因时而定。世行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贫困,但“整个国家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却持续地偏向城市”。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居民仅仅依靠农林牧渔收入增速很难赶上城镇居民。一般认为,通过减少农村人口、优化土地配置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但考虑到工业化生产的效率提升以及当下户籍和土地制度的限制,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唯一的指望只能来自于外来资源的输入,尤其是政府的帮助。

  此外,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留在农村的居民更多是教育程度较低和年纪偏大的群体,这就是降低了其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在此情况下,很难想象用于农村扶贫投入的力度能有大的突破,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根据国际贫困标准,中国需要新增扶贫投资1546亿元,这大约是中国2007年中央和地方总税收的3.1%,占200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的0.6%,而只要农村居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依旧缺乏影响力,这样的计划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二是构建的长期系统性,享受的人民社会性。农村社会民生是一项涉及面广,牵涉内容多,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既超前不得,也滞后不得,必须需要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要根据农村社会民生的轻重缓急,分阶段、按步骤、有规划的稳步推进。发展农村社会民生事业,不仅是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只有加快发展农村社会民生事业,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免除后顾之忧。

  二、改善农村民生的主要任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的,改善社会民生问题,是时代所趋、民心所盼。要结合当前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始终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改善农村社会民生的主要内容。

  1、强化民生职能政府, 致力缩小贫富差距

  恩格斯说:社会的需要胜过十所大学。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在40多个国家中开展以“瘦身政府”、“重塑政府”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响亮地提出:政府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可是,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依然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要通过调控,建立有效的分配和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这就是说,市场拉大贫富差距,政府要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在社会政策上,把贫富差距缩小了,既非消灭了富人,也没有消灭穷人;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政府强化民生职能,二者互补、互动,社会就会一浪高过一浪地奔腾前进。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民生政府要有民生财政,即在财政收入分配时,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民众。成为真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生型政府。

  2、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实现创业促进和谐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必须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把积极促进就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把扩大就业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尤其要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一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创业就业。党委政府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重点做好下岗失业职工、“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新成长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大力推进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政策、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和有效的劳务输入输出制度。包括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用工的基础工作、减免税费、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等;以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二是摆正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保障就业公平,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 促进“三个稳定”,即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稳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现“三个新突破”,即职业培训和教育新突破、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新突破、劳动保障基础和能力建设新突破,并实行系列惠民举措。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就业登记、指导、咨询、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3、凸显科教兴地职能,推进科教文明建设

  一是解决“教育不公”问题,推进“和谐教育”建设。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目前,“上学难”尤其是教育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则较之低了很多,很多农村学校甚至缺乏基本的教学器材、师资和校舍;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刚刚启动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教育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而职业学校则很少有人能考大学;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正常儿童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而特殊儿童很多不能上学;还有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和贫困家庭学生与富裕家庭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等等,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

  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确保平等接受教育。首先要切实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地。着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抓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工作;抓好教育品牌,高质量抓好示范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抓好普通教育、大学教育、民族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职教资源,发挥职教优势,打响职教品牌;发展高等教育,提高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质量,加强高层次实用人才培养。再次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完善助、补、贷、减、免、奖等助学制度,使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确保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是注重人的技能教育,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坚持一手抓载体建设,一手抓引导培育,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全面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优化配置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增强区域文化的创造力、融合力和辐射力;实施精品战略,提高人民群众艺术创作水平,繁荣文化艺术。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真正实现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社会公平公正,保证社会稳定,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抓好住房安居工程,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要把破解“住房难”的安居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发展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机制。要出台指导性文件,成立相关组织领导机构,采取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危旧公房改造、落实住房保障标准,建立高层次的住房保障工作领导机制,充实和加强住房保障日常工作机构;健全政府、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国土资源、建设、民政、劳动保障、公安、物价、地税、工商等多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机制。针对住房保障覆盖面窄、形式单一的情况,要探索出危旧公房改造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相结合和政府筹建与市场配建相结合的新途径。

  二是满足普通家庭的住房需求。进一步深化住房供应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着力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满足普通居民家庭,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确保保障性住房供应。通过多渠道增加住房供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群众住房供应模式,按照不同阶层居民住房需求特征,合理预测未来住房需求状况和结构,科学确定住房供应规模,建立多层次、分梯度的住房供应机制,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5、发展春风暖民事业,又好又快雪中送炭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所以要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救助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可靠的救助。

  一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困解困力度。加大投入,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统筹,实现农村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开展专项整治拖欠农民征地补偿金、农民工工资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众子女读书难、住房难、就医难和打官司难等问题以及优抚对象、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生活保障问题的帮困解困力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与此同时,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司法救助。

  二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温家宝曾感言:“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不会因没钱看病而发愁。”是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民生之急,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每个村委会建设一个村卫生室,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遇病能够就近医治。要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紧密结合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组织城市医师到农村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农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

  三是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每遇到各种自然灾害,要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无饥寒。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救灾救济和重建家园工作。使灾民群众生活真正得到保障、情绪保持稳定,灾区生产恢复、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五个没有”,即没有因冻、饿、病死亡一个人,没有因灾发生一宗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没有因灾发生一宗治安刑事案件,没有因灾发生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没有因灾发生件。

  其次,要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以农村困难群众为重点对象的社会救助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总会的作用,建设一批综合性福利院和老人公寓,做到残有所依、老有所靠。大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让每个困难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每一个大学生不因贫困而放弃学业。让群众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再次,要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坚持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全面落实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定,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覆盖范围,放宽保障标准,降低保障门槛,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

  6、尊重农民依靠群众,好事办好好事办实

  改善农村社会民生,是一项群众盼望、投入巨大、任务繁重、覆盖人口广泛的事业,要切实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一是深入群众,共谋民生。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都是与民众利益血肉相连的。所以决定前、决定中、决定后,都要给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权为民所谋,少不了请民众来参谋,动员民众来参与。有些决策层,生怕民众参与了,会影响速度,会事与愿违。认为民众参与七嘴八舌,会影响速度。当然,从制定过程看,也许慢。但从长远看,从历史长河看可能就快了。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明白,我们有多少拍脑袋、拍胸脯搞出来的规矩,彼此冲突者有之,空白漏洞者有之,朝令夕改者也有之。与其事后出麻烦,何不在事前不怕麻烦?何不在事前多与民众切磋琢磨?阳光政府的日照长,有利于万物生长。

  二是把好事办好、办在农民群众最急需、最盼望的地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始终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依次解决的要求,条件成熟一项抓一项,成功一项巩固一项,绝不能盲目跟风,作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发展思路上,切实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共享”的理念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没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韧劲、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恒心就难以奏效;要牢固树立 “经常抓、抓经常”的长期思想,切实把改善农村社会民生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任务,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认真抓好落实;牢固树立起“发展经济是政绩,改善民生也是政绩”的正确政绩观,妥善处理好“显绩”与“隐绩”的关系,多做打基础、保根本、利长远的好事,多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多为为民谋福的善事;无论是实施产业扶持,还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农民群众高不高兴、愿不愿意、支不支持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在农民群众最急需、最盼望的地方。

  作者:韦丹,海南省琼海市东平农场钢铁队

  韦青梅,深圳公司

  韦飞,河池电信公司

  卢凤梅,巴马县勤兰村弄六小学

  张美化,巴马县燕洞镇政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发布:广西县域资讯共享发布平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