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1日 来源:西部决策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对于中央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仅有今年和明年2年时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切实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那么,作为“底线任务”的脱贫攻坚战怎么才能打得赢、打得好薄弱地区如何攻坚内生动力怎样构建我们听听领导专家怎么说。

  一鼓作气薄弱地区如何攻坚

  韩长赋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要一鼓作气,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就要牵头抓好产业扶贫,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在下一步巩固成果、防止返贫问题上,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这是个重要任务。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薄弱地区如何攻坚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中国扶贫有两个最核心的内容,一个特殊贫困地区,第二个特殊贫困人口,这就包括了深度贫困地区,还有贫困发生率20%的县或者村,这些地区全国一算,大概有300多个县3万多个村,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最后两年最核心的任务。2016年到2018年每一年接近脱贫1000万贫困人口,最后两年实际还有2000多万人,这可能是最难啃的骨头,尤其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各个方面都比较弱,尤其需要集中资源,用优势兵力来打这场攻坚战。

  马光远 财经评论员

  扶贫攻坚到了“定点”解决阶段。尽管过去40年的减贫可以讲是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但最后一公里会发现特别艰难。从对口帮扶,到产业扶贫,到教育扶贫、移民搬迁,其实这么多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在一些特殊的、深度的贫困地区,仍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所以说精准扶贫,现在到了要定点解决的阶段,也就是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村、每一个地区,用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叶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些硬任务是一场攻坚战,攻坚战就要有攻坚战的打法。必须真正把这些硬任务放在首位,尽锐出战,聚力攻坚,大幅增加投入。同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只有把硬任务完成好,才能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色和含金量。

  陈前恒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目前来看,“两不愁”基本得到解决,“三保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就是要解决小孩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主要就是解决一部分因大病、因残疾生病、医疗服务的问题;住房方面就是在很多贫困地区,农民还住着土坯房、木头房,存在不安全因素,需要加以改进。

  李国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之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农业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职能。这些硬任务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攻坚克难,取得实效。

  刘合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要统筹安排好各项硬任务,建立稳妥有序推进的激励督导机制,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责任到位、激励相容、部署妥当、督导有力。同时,把能干的队伍部署到完成硬任务的第一线,突破硬任务的核心难点;以财政资金为引领,发挥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合理匹配项目投入。

  范恒山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

  农村存在的大量贫困地区和人口,是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限制,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易,切实把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两大国家战略的内在联系。

  防止返贫内生动力如何构建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扶贫要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的方式。简单地给钱给物,一不给就立马返贫,这显然是不能持续的。产业扶贫在所有的扶贫当中,是公认可持续的。贫困山区并不是所有人都贫困,很多资源都挺好,如果能形成产业,即使帮扶的人撤了,地方仍然有造血能力。比如我去过一个深度贫困地区,原来满山遍野都是灌木,现在种了芒果,搞网上销售,搞微商,做得挺好。这类经济作物在很多地方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有一点,比如种猕猴桃赚钱,贵州也种、四川也种,如果市场有限,就会面临产业要进一步升级的问题。这可能也是产业扶贫中要提前意识到的问题。

  而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要采取超常规方法。从40年的改革经验来讲,我们现在应该说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还剩下的深度贫困地区、2000多万贫困人口,国家是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用超常规的方法打这场攻坚战的,这是我们整个的制度优势。

  马光远 财经评论员

  要将产业扶贫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产业扶贫到今天,要强调的不仅仅是做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把产业做大做强,把产业固化下来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地方种苹果,但是怎么把它做成一个强势产业这不仅仅是农业的事。我们看到有一些地方之所以产业做着做着到最后做不下去,市场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强势产业,这里面原因又有很多,比如缺乏激励机制,比如没有很好地吸引资本,这不是光靠农民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大量做产业的专业人员进来,这就需要有好的机制。比如种苹果,这个产业链怎么从第一产业做成第二产业、甚至做成第三产业、做成旅游业,卖苹果可能不值钱,看苹果花更值钱。这都需要在影响产业成长的机制方面多做创新。

  要以全部脱贫为契机,夯实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脱贫是一个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一方面在物质层面要实现脱贫,有一些指标要保证达到相对小康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过去40年走到今天,农村的很多制度急需改变,因为有些制度跟不上现代化的要求,比如土地承包制度,怎么样一边推动农村改革,一边确保农村利益,同时还要考虑怎么让大量资本投入到农村去……这都是我们要做的。再比如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些地方的农民可能觉得成为市民没有太大吸引力,那这种情况怎么去做这都需要继续思考解决,就这一点来说,全部脱困只是第一步。

文/《西部大开发》杂志记者张永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