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庞春妮  浏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24年以来,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统筹兼顾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做到了“产业发展见实效,农民增收有盼头”。

新立村美丽的村庄。喻湘泉 摄

  据了解,全村主要种有芒果、西红柿、香蕉、火龙果、沃柑、葡萄、莲雾等水果蔬菜,及水稻、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截至目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3100余亩,占耕地面积70%以上。

婷美火龙果生产基地。喻湘泉 摄

  走进田阳区婷美火龙果生产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的火龙果树上,挂着一个个硕大饱满的果实,就像一个个灯笼挂在枝头上。

  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夜间补光催花等技术,实现了提早成熟。火龙果日常管护工作还可带动劳动力就业达10多人次,每人每天可获得收入120元,让火龙果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婷美火龙果生产基地负责人梁红菊高展示金都一号品种。庞春妮 摄

  “这是经过多年改良研究的火龙果品种金都一号,个大饱满,我们从2019年开始种植,产品特性好,产量稳定,深受市场欢迎。”婷美火龙果生产基地负责人梁红菊说,基地承包有120亩土地,基地每年收果9到10批次,平均每批火龙果能达到10万斤。

  “香蕉的年产量在4000斤左右,市场价2元/斤左右,好的能卖到品种5元/斤,比如西贡蕉。”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表示,近年来,新立村经过耕地“非粮化”治理后,保留600多亩香蕉,对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百姓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立村水果黄金甘蔗种植基地。喻湘泉 摄

  今年以来,田阳区那满镇结合耕地“非粮化”整治,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调整,通过“村集体服务+企业经营”模式,积极引进农业科技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有的香蕉产业转型种植甘蔗。在新立村,有一片金黄色的甘蔗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甘蔗林宛如一道道“甜蜜风景线”。

  “这种甘蔗叫水果黄金甘蔗,皮又薄又软,蔗茎脆嫩多汁,清甜可口,像冰糖水一样。总种植面积1350亩,亩产9吨—12吨,市场价2200-2500元/吨,主要销往西安、长沙等地。”创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国坚说。

  依照企业的用工需求,在甘蔗产业的种植、管护、采收环节组织村民进行务工,高峰期一天用工高达200人以上,工资120元/日,年内可为周边群众提供20000人次以上的用工,有效促进周边群众增收。

  新立村集山区和丘陵于一体,清澈碧绿的驮烈河贯穿全村。按照“因地制宜,分片发展”原则,河谷丘陵地区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大大提高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种植专业化,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2个,种养殖大户共20户,依托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建有农家乐有3家,农户通过带资入股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到生产发展过程;山区地区加强土地利用,鼓励山区搬迁群众发展植苏木、养羊等产业。河谷丘陵和山区片区“两手抓”,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大幅提升群众收入,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500元提高到2024年的约22000元。

新立村田园风光如同秀美画卷。喻湘泉 摄

  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新立村以创建幸福文明村庄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升村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为任务,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使村容村貌、村风民风、生活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新立村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按照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践行“三不”规定,引导村民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树立婚丧嫁娶新观念,低彩礼、零彩礼在新立村蔚然成风。同时,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以“好人效应”引领文明风尚。

新立村和美乡村。喻湘泉 摄

  2023年新立村在自治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中荣获“五星级党组织”荣誉称号,2023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2023年获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和治理有效红旗村、2024年获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和生态宜居红旗村、2024年获百色市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2024年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新立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未来,新立村将依托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把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老百姓收入,这方面我们有信心。”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自信的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庞春妮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