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广西三月三假期首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里一片欢乐的海洋,非遗舞蹈芦笙舞踏歌来,欢腾的竹竿舞在跳跃中展现民族魅力,为市民和游客带来鲜活生动、精彩纷呈且富有特色的文化盛宴。
民族印迹集章打卡。庞春妮 摄
当天上午,游客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首先体验了“民族印迹 集章打卡”活动,开启一场沉浸式文化寻踪。
游客参观铜鼓文化展厅。庞春妮 摄
移步展厅,“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BEI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等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物和多媒体技术,系统呈现了广西历史悠久的文化。
沉浸式体验铜鼓文化。庞春妮 摄
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铜鼓文化。庞春妮 摄
家长寓教于乐,为孩子解读铜鼓文化。庞春妮 摄
在铜鼓文化陈列展厅,市民和游客通过参观及讲解员讲解,沉浸式体验铜鼓历史文化。还有家长化身家庭导师,通过趣味问答、故事演绎等形式,引导孩子解读铜鼓等特色文物的文化密码。这种寓教于乐的共学模式,既以文物为纽带增进代际情感,更在童趣盎然的探索中播撒民族文化传承的种子。
非遗芦笙演奏。庞春妮 摄
演员观众齐跳多耶舞。庞春妮 摄
与此同时,主楼大堂内芦笙悠扬。“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熟悉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旋律响起,演员们走下舞台,与观众手牵手围成圆圈,跳起了寓意团结的多耶舞,让参与者真切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
市民游客跳竹竿舞。庞春妮 摄
随后,该馆中庭传来清脆的竹竿碰击声,身着民族风马甲的姑娘们热情邀约游客共舞。“竹竿的节奏是‘开合开开合’,我们跳过去的节奏是‘1、2、345’,听懂节奏就可以!”在她们耐心的指导下,市民和游客纷纷加入,在竹竿开合间轻盈跳跃,在跳跃中感受民族魅力。
游客体验敲打铜鼓。庞春妮 摄
游客参观面具展区。庞春妮 摄
演员与观众合影。庞春妮 摄
据悉,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广西民族博物馆精彩节目不断。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为核心,游客既可参与"刘三姐歌谣文化"深度研学,在传习导师指导下研习壮族山歌韵律;也能走进创意工坊,亲手绘制壮乡特色簸箕画,或体验千年铜鼓纹饰的拓印技艺。馆内还将呈现原生态民乐互动展演,让芦笙等非遗乐器焕发新声。通过动静相宜、知行合一的体验模式,这场文化之旅将带领观众深度感知八桂大地绚丽多彩的非遗魅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即将启幕
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将于3月31日至4月28日举行,活动以“广西三月三 潮玩邀你来”为主题,注重科技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故事。 【详细】
接待游客859.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55亿元!南宁文旅就“巳”这么火
2025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859.8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28%;实现旅游收入78.5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85%。游客接待人数位居全区第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