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9日,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团走进贵港市,深入桂平市金田镇龟鳖养殖场、桂平西山茶种植基地、平南石硖龙眼种植基地,围绕贵港重点“桂字号”农产品展开实地调研。这支由央媒、广西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团,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桂字号”品牌矩阵的崛起密码——从碧波荡漾的龟鳖养殖池到云雾缭绕的千年茶山,再到培育“黄金果”的龙眼林,一幅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全景图渐次展开。
金田黄沙鳖。庞春妮 摄
金田黄沙鳖:科技赋能生态养殖
5月8日,采风团在桂平市金田镇臻园龟鳖家庭农场看到,60亩排列整齐的生态水池里,培育有黄沙鳖、珍珠鳖、角鳖,种鳖5000只左右,一年可培育鳖苗20万只,年产值可达200万元。
桂平市金田镇臻园龟鳖家庭农场场长蓝锋手持一只体态健硕的黄沙鳖介绍:“这只经过五年科学培育的黄沙鳖已达到5斤标准,其品相特征极具辨识度——背甲骨骼呈现独特的金黄色泽,裙边宽厚,腹部呈现健康粉红色。作为中华鳖的优质地方品系,我们通过科学配比饲料和仿生态养殖模式,确保其肌肉纤维紧实,这正是造就其鲜美肉质的关键。”
金田镇作为广西桂平市黄沙鳖养殖的核心产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养殖技术,成功培育出享誉全国的优质黄沙鳖。
目前,全镇黄沙鳖养殖规模已达1000多亩,参与养殖农户150余户,年产量368.9吨,年产值约6000万元。
金田镇黄沙鳖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金田黄沙鳖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突破,以铿锵足音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新路径。
桂平西山茶制作工艺。卓越 摄
桂平西山茶:云雾秘境淬炼名茶
5月8日,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团来到桂平市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占地500亩的茶园,涵盖茶文化展示、原种西山茶培育及标准化种植区。“我们的野生茶园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深山云雾的滋润,造就桂平西山茶无苦涩的甘醇口感。”广西桂平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卓帆捧起翠色欲滴的新茶介绍,依托“茶文化展示+标准化种植+沉浸式体验”三产融合模式,2024年已开展茶旅研学活动百余场,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收4200元。
作为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名录的珍品,桂平市通过“龙头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2.1万亩茶园升级,2024年干茶产量1107.29吨,产值达2.88亿元。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振说,“近年来,桂平市把茶产业发展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将“小茶叶”培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大产业”。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2.1万亩,年干茶产量1107.29吨,产值2.88亿元。”
平南石硖龙眼产业核心示范区。庞春妮 摄
平南石硖龙眼:“金果果”谱写富民振兴乐章
5月9日上午,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团深入平南石硖龙眼产业核心示范区,从种植到销售,从深加工到农旅结合,了解平南县培育发展石硖龙眼品牌的举措和成效。
“近段时间,我们主要进行梳花,趁着下雨天施肥,天晴后花谢结果,对长势不好的枝条进行修剪,这样可以让果实提质增产。示范区占地3500亩,预计今年基地的龙眼总产量达800万斤。”平南县颖绿龙眼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骆小敏说。
还有三个月,平南石硖龙眼就到采摘期。每年5月-8月,是基地最忙碌的时期,都会聘请周边村民来务工,对果树进行疏花疏果,修剪枝条,工人月薪3000元—5000元不等,他们在家门口实现“果园上班”的致富梦。
“近期,已经有意向采购商询问龙眼长势,到7月中旬,他们会来现场看看,再决定下订单。”骆小敏说,她对今年的石硖龙眼产量有信心,预计地里收购价平均4元/斤。
近年来,平南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石硖龙眼特色产业,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和打造“平南石硖龙眼”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石硖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更多力量,是真正的“金果果”。
全县累计种植石硖龙眼面积已达20万亩,丰年总产量可达20万吨,产值近14亿元,是平南县第一大水果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在全广西乃至全国均排名第一。
近年来,平南石硖龙眼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强劲动力。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正谱写着一曲“金果富民”的乡村振兴乐章。
桂平西山茶园。庞春妮 摄
品牌矩阵锻造“产业航母”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不断建立完善“桂字号”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工作。不论是金田黄沙鳖、桂平西山茶,还是平南石硖龙眼,“桂字号”农业品牌抱团矩阵,锻造“产业航母”。下一步,广西将持续推动地理标志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提档升级,促进地理标志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扬农耕文化、讲好品牌故事,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从“单兵突进”到“集群作战”,从“初级加工”到“生物科技”,贵港“桂字号”正以三产融合的澎湃动能,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当采风团的航拍无人机掠过连片产业基地,镜头里的贵港大地,已然奏响乡村振兴的壮美和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港市覃塘区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 吴松松,男,壮族,1991年12月生,在职大学,中共党员,现任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三级警长,拟任副科级领导职务。 罗 腾,男, 【详细】
贵港市港南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贵港市港南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名单 2025年4月30日贵港市港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一) 任命: 唐 琼为贵港市港南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八塘街道人 【详细】
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名单
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名单 (2025年4月29日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一) 决定免去 甘杰刚的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 (二) 【详细】
“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柳州
4月23日至24日,“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柳州市,采访团深入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红茶核心产区、融安县金桔产业基地,围绕柳州重点“桂字号”农产品展开实地调研。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产地品牌到消费终端,“桂字号”如何以标准为先 【详细】
贵港市港北区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根据有关规定,经中共贵港市港北区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 刘 盛,男,壮族,1986年8月生,大学,中共党员,现任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党委副书记、三级主任科员,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