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庞春妮  浏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西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锚定 “实干为要、创新为魂” 导向,2025 年 1—8 月工业经济顶住多重挑战,实现 “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的发展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4 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 9 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达 20.6%,较全国增幅高出 22.3 个百分点,多项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彰显工业经济对全区发展的 “压舱石” 核心作用。​

  生产端:指标领跑全国,税收贡献凸显​

  工业生产 “广西速度” 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与精准服务的深度融合。自下半年 30 条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全区依托厅领导联系服务各市机制及实体经济服务专班,组织各级服务员下沉一线,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超 3000 个,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 8 个月维持 7% 以上的高位增长。其中 8 月当月表现尤为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2%,较全国增速高出 2 个百分点,在西部省份中跃升至第 2 位,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较 7 月提升 1.1 个百分点,回升势头明显。​

  利润增长的 “含金量” 持续提升。1—7 月,全区 22 个工业行业实现利润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两大行业成功扭亏为盈;规上中小微工业企业表现更为突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3.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22.3 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 4 位。工业对财源建设的支撑作用愈发强劲,1—8 月工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 5.3%,较全区税收总收入增速高出 2.6 个百分点,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达 43%,较去年同期提高 1.1 个百分点,对全区税收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 82.3%,成为财政收入的 “稳定器”。​

  动能端:AI 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在贵港市港北区广西绿源电动车生产车间,智能机器人手臂正以 0.3 毫米的精度快速加工零部件,生产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 20%,这是广西 “人工智能 + 制造” 行动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1—8 月,全区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 513 亿元,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运维等关键环节打造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达 229 个,硬件与软件领域齐头并进: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41.3%,智能网联汽车增长 17%;1—7 月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3.8%,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 8.4 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比重达 8.9%。​

  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1—8 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7.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21.2%,其中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85.4%、58.1%,显示器产量增长 26.8%,技术密集型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新三样” 产业持续壮大,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77.8%、28.1%、66.4%,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投资端:重大项目牵引,产业链持续升级​

  工业投资的稳步扩张为产业发展注入长远动能。全区以 “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年” 为抓手,加大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力度,推动设备更新与技改升级,1—8 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4.7%,在全国排位较 1—7 月提升 2 位,较去年同期跃升 10 位,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44.2%,较去年同期提高 3.4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7.5%,较全国高出 2.4 个百分点,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97.6%;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10.5%,较全国高出 8.5 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 13 位,较去年同期提升 16 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行业与重大项目成为投资增长的 “双引擎”。围绕 “工业树产业林” 布局,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食品四大行业投资分别增长 75.3%、64.8%、16.1%、14.6%,合计拉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 8.8 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依托延链补链项目、石化化工行业凭借重大项目支撑实现快速增长。76 个总投资 50 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 25.2%,较去年同期提升 25.1 个百分点,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 118.4%;得益于前期工作周转金 “随报随审” 政策,氧化铝、生态铝等重大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 3 个月,年内将形成有效产能增量。​

  展望:政策加码冲刺,剑指全年目标​

  当前广西工业经济基本面稳固,长期向好趋势未变,预计全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下一步,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年中工作会议部署,持续强化运行监测调度,以 “八大专班” 攻坚行动推动目标落地:​

  深化厅市联动与企业服务,依托厅领导联系服务机制及 “双向清单”“五张清单” 管理,推动增长较好的市扩大增量、增速滞后的市挖潜赶超;聚焦机械、汽车、有色金属等优势行业稳增长,深挖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潜力,通过 “四张重点企业清单” 实现精准服务。加速项目建设与审批攻坚,建立重点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紧盯园区专项债项目与能源项目进度,优化前期工作周转金政策,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强化市场开拓与产业升级,举办产销对接、海外推介及线上促销活动,搭建工业品供需对接平台;以 123 个 “人工智能 + 制造” 项目为抓手,加快出台机器人产业与工业设计创新政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自治区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 “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 为标尺,全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区经济增长多作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庞春妮
分享
首页